|
肺炎救治防防护服穿法小议
首先对战斗在第一线救死扶伤医护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前两天看到一位武汉62岁的医生,为了抢救肺炎病人而牺牲,感到非常痛心。
我自己23年前曾经在美国肺结核传染病医院做过传染病菌控制相关的研究工作。有一年每周都穿着全身式的防护服做传染性极强的肺结核病菌实验。虽然我现在不在武汉的医院,不知道现场的情况。但是似乎从网络流出的照片上来看,似乎再医生们穿着防护服的方式上,有一些小的细节可以做些改进,从而降低自己的感染率。
这是当时我自己做肺结核病菌传播控制实验的照片。因为实验对象是传染病菌,所以我穿的是连体式全身的防护服。脸上戴的是full face respirator,全脸的呼吸面罩。
在我的记忆中,半脸以上的面罩一定要做fit test。因为不是每个面罩都和人脸外轮廓能够贴合得很好。有的人脸大,有的人脸尖,有的人脸胖,有的人脸瘦。想保证呼吸面具和脸部贴合度是否达标,从而避免泄露需要做fit test。Fit test, 有两种,一种是定量的,一种是定性的。定性的比较简单,就是用一些有味道的悬浮颗粒物释放到房间空气中。整个测试过程大约10分钟左右,整个过程中,需要做正常呼吸、深度呼吸、扭头、皱眉、点头、说话、大笑等一系列面部动作。如果你期间在面罩内闻到了味道,就说明这个是面罩fit test 失败了。
医生和护士因为和病人是近距离接触,所以面罩最好不要有泄露。 武汉大部分医生用的是眼部的遮挡面罩,可能要求没有那么高。如果是做气管切开手术或者做呼吸机相关的操过,如果用了半脸以上等级的面罩,做这个fit test确保不漏气就非常有必要了。
另外我从网络上公开的武汉肺炎医生的图片上注意到两个细节。一个就是手套和防护衣接口的地方。这个地方其实是最容易渗漏的,因为人的手一直做各种操作。从照片上看,似乎当地的医生护士是把手套末端,扣在外面的衣服上。这样靠手套的弹性把衣服压住。虽然防护服的袖口部分本身也有一圈橡皮筋,只是通常不会很紧。
毕竟手套的弹力有限,手如果动作幅度大一点,接口处容易脱落。我们当时戴手套的标准流程是必须用胶布封死手套和防护衣的接口部位。就是不是靠手套的弹力,而是用胶布打上两道,这样防渗漏效果会好一些。脚腕部分也是一样,我的照片没有拍到脚。我的脚腕也是用胶布缠绕一圈的。似乎我看到的武汉医护照片似乎只是穿了鞋套。脚腕漏气会让防护衣从下到上产生空气通道,不利于防漏。
从照片上,我还注意到的穿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没有做防窜风处理。 我已经不太记得是不是“防窜风”这个专业词汇了,大意是防止空气在防护服里面流动的意思。 全身式的防护服通常比较臃肿肥大,里面会有很多空气。 衣服不会贴身。当你在走动,弯腰,做各种身体动作的时候衣服就会撑开或者压缩,在头部出口处产生呼吸效应。穿过全身式防护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你下蹲再站起来,你甚至都能听见耳边的风声,感到衣服内空气向外流出和流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全身式的防护服尽量的贴身,防止衣服里面窜风。一个是在膝盖以上这个位置用胶布缠一道。这样避免走路弯曲膝关节的时候带动空气进出。如果有大量的弯腰动作,最好在腰部用胶带或者皮带也固定一下。这样就可以避免你在弯腰和下蹲的时候,空气进出防护服。
如果脚腕不封闭,又没有防串气隔断,人在走动的时候,防护服内,很容易产生空气自下而上的流动效果。
当然我也是不是做防护服方面的研究的,我只是自己曾经做过一点这方面的工作,有一点穿防护服的经验。年代有些久远,有些细节也记得不很清楚了。不同的病情场所防护服也许有不同的规范。我的经验仅供参考。全身式防护服不是毛衣、羽绒服,大小差不多,简单套上就能用。有些细节还是参考发达国家的标准规范和流程为好。
这些标准读者看了要睡觉,这里我只能用某发达国家的全身式防护服的照片作为示范。下图是正确穿防护服方式。注意脚腕手腕处,均需用胶布缠绕。
图:全身式防护服脚腕手腕正确处理方式
医生是一个特别崇高伟大的职业。在危难前关头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护病人,非常令人感动和敬佩。我自己穿过全身式防护服,半个小时下来,衣服里面就是一层水。非常之辛苦。所以我们要格外做好认真细致的防护工作,防止医生们被感染,不能让英雄流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