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读《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答案—专访浙江大学耿曙研究员》

已有 4437 次阅读 2019-8-17 23:15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耿曙, 专访, 学术, 思想, 领悟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读《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答案—专访浙江大学耿曙研究员》

最近忙着学术交流及讲座,无暇细读学术文章。今天早上醒来,恰巧在微信群里看见关于耿曙老师的专访文章,趁着听讲座之前的时间,躺在床上细细品读。

访谈话题由政治经济学延伸到学术方向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继而拓展到学科交融,最后以一流学者所具有的的素质结束。这是一个很好的访谈案例,更是耿曙老师学术思想展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初识耿曙老师是在2018年北京的第三届质化研究发展传播论坛上,当时耿曙老师主讲的题目是:深度访谈—原则与实践。而后在陕西的质性研究理论、工具与写作实战工作坊中,有幸和耿曙老师同台一起回答参会老师的问题。随后相遇是在北京蓝调酒店的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峰论坛。当时耿曙老师讲完后,我上去打招呼,正好下一位主讲的是林小英老师,当时我和耿曙老师握手后,林小英老师上台,我又和林小英老师打招呼,耿曙老师也和林小英老师打招呼并且和林小英老师说,你们两个也认识啊,林小英老师随即回答:我们两个不仅认识,而且非常熟悉。随后我们三人会心一笑,非常温馨的场面!

之后的相遇便是在青岛讲座的时候了。每次听耿曙老师的讲座都受益匪浅,尤其是耿曙老师讲课风格幽默诙谐,又富有启迪,他是我所尊重和钦佩的学者,虽不能至,然向往之!

这次看到对耿曙老师的专访,对于讲座之外耿曙老师的学术立体思想又可以见微知著了。

耿曙老师在访谈中说:“跨学科与多方法其实挺好。因为国内外学界,都有各种隔阂:定量不懂定性,定性不会定量——也许自以为懂,但除非你做,否则不真懂。另方面,社会学很少吸收经济学思路方法;经济学这厢又睥睨一切,只想指教,无心请益。这都不利分享与启发——如贝克尔(Gary Becker)说的,歧视终归导致低效——换言之,跨学科交流助益良多,但前提在彼此了解。”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颇有感触,就如我这些年来到天科大的一个缩影一样。初来天科大的时候,学术上没有任何归属感,尤其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涉猎的不多,于是我将自己交流范围不仅拓展到学院内跨学科交流,又拓展到学校之外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跨学科交流,当然,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同学科、不同方法、不同思潮的交互与碰撞。不同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拓展了我的研究视野,启发了我的研究思想,也为后面进行混合研究奠定了基础。当然进行跨学科交流,我始终围绕着我的研究方向进行,这样做好学科交融的过程中又不会避免丧失“自我”,我在跨学科交流中,将其他学科的思想、知识、方法、理论等引入我的研究领域进行整合、融合、拓展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耿曙老师说:“我认为社科研究——其实任何研究——必须回应时代潮流。当然,社会科学并不等同“对策研究”:研究最终虽得服务社会,但学者不必化身实践人士,整日思考“怎么动手”层次的问题?不同角色之间,应该有所分工。社科研究虽由问题触发,但关心的却是广泛的通则。马克思研究英国社会,既不是“英国研究”,也不在提出对策,而是对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的系统分析。 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终须上升到理论层次,也还得讲究观点原创。一般而言,学界关注的主题,多半是重要问题,往往更值得研究。但因此也更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得是“立志做二流”,甚至沦为“二道贩子”。对此,我经常建议我们同学,不妨借助《They SayI Say》自我考察:好的研究既要与主流对话,又要有别于坊间观点,这才容易赢得青睐。为学必须追求一流。所以,想在学问上建树,要么已经是一流,要么正朝一流努力。如果一点希望也没,或者一开始就大刷论文,争个二流,这学术事业是没意义的。”

耿曙老师“一流学术”的思想让我想起在清华学习时候陈劲老师对我说的:现在我们应该有文化和学术的自信和自觉了,应该掌握学术的话语权,争做学术理论的资本家,而不是学术的打工仔。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柯平老师也谆谆教诲,让我们掌握学术话语权,争取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敢于进行理论创新。我觉得耿曙老师的说法和陈劲老师、柯平老师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耿曙老师、陈劲老师、柯平老师都是我的师长和前辈,我想遵循着他们的学术之路,进而拓展自己的学术之路。

最后,耿曙老师说:“至于未来学者的培养,正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据个人经验,主要可分三块,理论、方法、实作。先说理论。最好通过“讨论课”进行:众生同读经典、促成交流分享、还能鼓励诘难,锻炼思维表达。其次是方法。先得搞懂什么是社会科学,再配备各种搜集、分析素材的技巧,并在论文剖析过程中反复印证。最后是实作。田野调查需要经验,定量检测需要经验,写作发表更要经验。我甚至觉得,最好的培养,就是合作发表。所以,第一要慎选培养环境,一失足或成千古恨。第二,如果环境不佳,得靠自我锻炼,包括选听课程、启动研究、尝试发表,尤其通过发表来自我锻炼。如此或能在听课参会,或者通过发表,识得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伙伴,从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当然,这很难,就像马克思说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个人的建议如下。第一丰富知识储备、第二发展研究兴趣、第三养成独立/批判思考的习惯。具体怎么做?多听好课(尤其是颠覆思想的)、多读课外(尤其不同学科的)、多交学友、多相论辩。”

耿曙老师所言我甚为赞同,没有环境便塑造环境,没有同研便培育同研,长此以往,学术生态便会渐具雏形。正如我们学院支持我们青年老师成立天科学社一样;正如我和南师大叶晓玲老师、刘雨老师、新疆师范大学梁进龙及其爱人崔新玲老师、同事张翠娟老师在人民大学成立跨学科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一样;正如我开始参加学术会议,我只是观众,只是参会者,而后我积极将所学转换为成果,高教社的李洁老师便让我作为优秀学员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在高教社做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在线分享;也同样感谢我们华欣院长和慕静老师让我在我们学院举办了一场学术讲座,当然也通过这个讲座有幸认识了同事兼后面的科研团队成员张翠娟老师,这些都为我后面进行学术讲座奠定了基础。学术不仅要参与,还要进行通过发表来展现自己,这是耿曙老师说的,也是我切身感受的。重要的是自己争取,在学术上,不要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只会更加束缚自己、束手束脚。就像在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老师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上,刚开始我只是投稿和宣讲,而后我开始自荐点评人,连续几届下来就开始做分论坛主持和点评人了。这为学术志、募格学术邀请我进行学术讲座奠定了基础,这是自己学术生涯的一个阶段,这些都是靠学院、同事、周围朋友的帮助和自我锻炼逐渐衍生出来的。就像林建衡老师放假之前说我的:姚老师你假期又在外面漂了,你又开启假期模式了。

耿曙老师的这篇专访看完了,假期也即将结束。我今天和团队成员张翠娟老师聊起论文的事情,今年我和张老师联合指导的本科生论文(关于知识共享权益分配的)要投稿到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我让张老师先把耿曙老师的学术论文都看一遍,然后再修改论文,这是我看完耿曙老师的专访后对于耿曙老师研究主题应用到我这个研究领域的感悟。对耿老师的专访不仅让我对自己的学术之路有了新的领悟,更在研究领域中将耿曙老师的研究成果引入进来有了新的想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1012-1194064.html

上一篇:青岛学术之行(1)——无关乎青岛国际啤酒节
下一篇: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座谈起
收藏 IP: 59.67.0.*| 热度|

3 刘炜 张翠娟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