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科学报的一篇评论,就在头版。叫“应试化挑战教师的尊严和地位”。
这个问题有好几个层面,从表面的课堂秩序来看。有些学生听课完全是为了“点名”,假如今天没点名,就像白去了、亏了一样。(我也是从那会儿过来的,也一样。而且如果有老师点名点的勤,大家还会说是这个老师没本事,只能靠点名。)
另外就是学生对考试本身的看重,完全不在意是哪个老师在讲什么课。文中也提到,学生只关注课本、分数本身,忽视老师作为一个“智力”授业者的身份。(这也很普遍,考试前两周划重点的课一定人满为患。)
作为曾经的学生,我同样不喜欢“应试”的同学。
曾经有一位老师,讲课非常好,充满人格魅力。他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觉得自己没啥大本事,能在一所好学校里跟优秀的学生们在一起交流,是莫大的幸福。每次听完该老师的课,我总觉得有一种情感在胸中回荡,充满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向往和善意。
然而正因为此,一位学生“上书”质疑该老师的能力,直接提出:我们是需要考试成绩的,希望你好好讲课本,不要经常扯一些“没用”的东西。
这位同学的成绩非常好,长期第一。据说有一次他没发挥好而我超常发挥,侥幸考到了他前面,然后……他在一张纸上写满了我的名字,然后用笔划黑又扯成碎片……
那么应试一无是处么?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自己勉强也可算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通过考试,选择到了自己心仪的高校、专业,从事自己真正热爱并可以胜任的职业。
记得去年有一则新闻说北京高考,要把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来推行“素质教育”。
如果你是家长,你宁愿选择100%笔试的应试教育,还是这?
假如“最公平”的高考,只占到命运转折点的60%比重,你害怕不害怕?
这两天,还有两条看似无关的新闻大肆刷屏。
一条是关于秦岭的违建别墅,连时任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的人都刮了下来。
另一条是一个之前没听过的app,居然垄断掌握了70万考生的生杀大权,让你报不了名。在这个app上,你上传照片“肖像审核”,要交30元审核费;加急审要再交50元。其他查找院校、vip通道等58-600元不等。
怎么样,时局黑暗吧,背后大佬多吧。
有公号提出,赚钱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我发现你的问题,帮你解决问题,你越给我钱我让你越爽。比如某火锅,连去wc出来都有人给你开水龙头递纸巾。另一种则是我给你制造问题,你不给我钱我就打垮你。类似于黑社会收保护费思路。
而某app显然是后一种,你的命运在我手上,你看着办。
其实在社会上赚钱,就跟在学校里应试一样。人生的硬指标就那几个,你打算怎么着?你在家呆着不赚钱,在学校坐着不考试,就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