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地狱吗?为什么会有地狱?地狱是谁造成的?
人的生命有两个核心构成:觉知和意志。觉知可以理解为学习和领悟的能力,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等;意志则表现为人的心性,品性等。觉知向往智慧,被智慧指引升华;意志的根基是人之所爱所欲,通过行为把心性中的爱和欲展示出来。当觉知被提升到达智慧时,意志就会明白何为正义、诚实、良善,明白何为真正的爱,从而使自己提升到达天堂之爱。
在唯物主义盛行,名利地位至上的社会,人们相信世界是物质的,除了物质一无所有。于是人的认知被物质捆绑,超不出时间和空间的禁锢,人的爱除了爱自己和爱世界之外,找不到任何其他容身之处!没有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智慧指引,人的灵性就处于闭合状态,人的爱就会被己欲和物欲充满,他里面的觉知和意志便一并败坏。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就是把天堂之爱 - 爱主和爱人的种子植入他的生命。但天堂之爱并非生来就全备成熟,需要在世上经历开启,醒悟和提升。人在世上的生存离不开物质的基本需求,对此的关切为属世之爱,目的是保证肉体生命的存续,在此基础上开启与升华灵性,发展提升成为天堂之爱。属世之爱和天堂之爱就像地基和房屋的关系。人努力争取衣食住所,寻找有保障的工作,照料家人,按照贡献而受到尊敬,在俗世中寻求快乐,享受人生。这一切的目地本应是为了他生命的最高目标,就是开启灵性,认识自己的本源,认识神,关爱社会,服务他人,达到荣神益人。
属世之人有能力理解和深思属天之事,也能谈论和说教这些事,还能当作道德和灵性的美德描述它们。但当觉知没有被提升到达智慧时,他的爱就只是属世的,从内心深处不认可这些美德。他看到的不是正义,而是非正义,不是诚实,而是欺诈,不是良善,而是邪恶,等等。这样的爱是不洁的,只要爱不洁,就会热爱那些不洁之物,即诸如贪婪、报复、仇恨、欺诈、亵渎、通奸之类的行为。因为这些东西是他的情感和欲望,也就是他的爱;而且他还厌弃关乎廉洁,仁爱、正义、诚实、真理和贞洁的事物。
离开了爱主和爱人,人的觉知和意志就陷入自我中心,人在尘世的活动目的就只剩下了爱自己和爱世界,这样的爱本身全然是恶。于是,原本应有的天堂之爱就沦为地狱之爱。
人在世时所坚信的一切都会进入他的爱,融入觉知和意愿,而觉知和意愿构成人的生命。当人爱自己爱世界高于一切时,他的属世心智就自然而然地对抗属天心智。有道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说的是世上各种邪恶和谬误都有可能被宣扬为良善和真理。邪恶与伪谬一但被人信奉为良善和真理,整个人从头到脚就成了这种秉性。他憎恨主,憎恨良善和真理,鄙视智慧之光,喜欢谬误和虚假。宣扬大自然为万物的创造者,并以他的理性能力确证这一切。他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事实上却无比愚蠢。他乐享各种邪恶,如通奸、贪婪、欺诈、报复、亵渎等等。当他全然如此时,就无法被扳回或扭转。要想避免如此结局,唯有通过在世时认识真理,认罪悔改。
地狱之爱的本质是我欲,它虽冒充爱之名,本身其实是恨。我欲与强盗之爱一样。共同劫掠时,他们彼此拥抱亲吻,但得手后却迫切想杀害彼此,以占有所有脏物。地狱之爱只爱自己,与他人交往的目的只为利己,不为利人。它不断试图掌控他人,夺取他人的财物。地狱的居民不承认神,却视那些比他强大的人为神明。地狱之人渴望成为受崇拜的神明,于是燃烧着对眼前神明的仇恨,渴望取而代之。而后者对他所控制之人也以恨相待,视他们为卑贱的奴隶,和对自己地位的威胁。
地狱之爱蔑视异己,唯我独尊。凡和我不一致的都要受到诅咒,都不得上天堂。这样的认知,没有丝毫的智慧;这样的爱,也不可能被天堂接纳。这样的爱和认知在人间已经造成了无穷无尽的仇恨,冲突,争斗,杀戮。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样的爱本质是恨,它来自地狱,导向地狱。
人在世上的肉身生命一旦结束,肉体就被抛弃,他的灵就进入灵界。那里既有通往每一天堂社群的路,也有通往每一地狱社群的路。每一个人到了那里,就能自动地看到自己的路。那里的每一条道路都对应着一种爱,是人的爱打开他自己的路,并将他引到具有相同心性的同伴那里。除了自己的爱对应之路,谁也看不见其他路。由此清楚可知,天人无非是天堂之爱,否则,他们不会看到通往天堂的路;而地狱之人也无非是地狱之爱,否则,地狱之路也不会展现在眼前。
神造每个人都是为让他成为天使的。然而天堂容不得邪恶,心性不良者不能进入天堂。不能进入,不是神不让他们进,而是他们自己受不了那里的光明,智慧和爱。死后,无法上天堂的灵魂也必须有一个去处,他们聚集的地方就是地狱!并不是神把他们抛到了那里,而是他们愿意去那里,那里有他们的同类,他们的爱,那里是他们的归属。
地狱里的每个灵都散发着自己的能量场,随着来到地狱的灵越来越多,他们综合起来形成的场就越来越强大,不但影响人间的祸福,更戕害天堂的苗裔 - 人类的心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