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9月,当我开始大学青年教师(简称“青椒”)生涯时,望着教室里那些或热切或萎靡的小青年,我从没想过,自己未来是什么样子,以及我必须要走多远。
我用了两个词语:热切和萎靡。老教授一听就明白了,“热切派”就是指那些对学习尚有念想的学生;“萎靡派”的基本症状是低头看手机或趴着睡觉。把热切放在前面,萎靡放在后面,表明我主观上认为“热切派”多于“萎靡派”,热切是主流,萎靡是支流,表达了青椒职业乐观主义精神。我用的是“或热切或萎靡”并列式的表达,暗示了这种乐观劲头又不是十分强劲。对于刚入职的青椒来说,看到这两个词,估计也是五味杂陈。
更早时候,时间轴拨回2014年6月,我以130斤的体重去完成博士答辩后,导师和我说:“今天你毕业了,趁着年纪轻轻可以看看几本理论专著了。”之前有师兄25岁拿了博士学位,我算是乐居第二,26岁达成所愿。当然,25岁那位,答辩的时候,体重肯定不会超过125斤。
2009年的一个晚上,几个师门同学夜爬紫金山,庆祝某师姐硕士毕业。爬到山顶,师姐大吼一声:“终于毕业了!”我们就附和着学鬼叫。现在想想,硕士毕业,哼,这才哪到哪?!但是还是觉得:年轻真好!
后来有人问我:26岁博士毕业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做“按部就班”。17岁参加高考,21岁本科毕业,硕博连读,26岁正常拿学位。这么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操作,却也不易。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人生不出岔子。
高考结束以后,我觉得考得并不理想,去当了几个月兵。我当时想,如果不行,不如离开家乡,正式去外地当兵算了,或者干脆复读,当然作为安徽生源,我当时并不知道毛坦厂中学。后来录取通知书到了,母亲坚决地说,你不走也要走!后来想想多么有道理,《曹刿论战》里早就说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来我给学生的建议也是这样,如果你想从事学术的道路就一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博士学位。是有“再而不衰”的例子,但是背后不衰的秘密一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参加工作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一共在科学网写了40篇博文,其中包括《青椒入职后需要做好的七件事》、《做一个具有危机感的大学教师》、《关于异性师生正常相处的清单》等,这些文字都是以青椒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刨去在国外留学工作的时间,平均一个月写1篇,这个写作量和博士期间相比差远了。读书的时候,闲暇时间很多,而工作以后,往往身不由己。
三十而立,想想我们80后的这30年,我们非常幸运,因为伟大祖国改革开放40年cover住了我们的年龄;但是我们又非常不幸,在极具变革和极具转型的社会里,年轻的我们能不能hold住倒也是一个未知数。
Cover和hold这两个单词,也是英文里面呈现出的东方智慧。如果你把cover和hold用手势慢慢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太极拳的招式。如果青年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cover幸运,hold困难,有三点特别重要。
首先,勤奋大于天分。如果你的勤奋不够,你就要认为自己没有天分,在下意识里强化,勤奋是你唯一的救命稻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90后和00后学生都认为自己有很高的天分,如果现在的学生都很勤奋,我就不会说这一条,且不会把它放在第一条来说。勤奋不勤奋,大家都别吹,你也别假装很努力,除了特殊体质或疾病因素,自己和自己比体重,最能说明问题。
其次,做一个热切的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这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什么好词,但是却是年轻人最需要的。80后和90后的理财习惯显示,90后更加激进,更加追求短平快。从我带研究生的经验来看,90后研究生除了80后研究生眼高手低的缺点以外,还会多一个症状就是萎靡不振。如果你积极一点,热切一点,其实眼高手低的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如果你萎靡不振,你的眼高手低症状会更加明显,直至表现为停止生长,而停止生长的研究生是带不出来的,也不具有任何培养价值。
最后,趁着年轻,多多体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看风景和看风景中的人,那就去吧。我特别反对,旅游一次,就上升到文化层次。比如,我没去过北京,就想看故宫,走长城,吃老北京的美食,其实就是一次旅行,一次放松,跟文化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去了是一种体验,出国也是一样,体验多了,会逐步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你坐在家里玩“绝地求生”所不曾有的人生体验。体验包括失败的体验、绝望的体验、无助的体验、背叛的体验、死亡的体验,体验多了,自然能立得住,起得来。相反,体验少了,只会死读书,自然三十难立。
三十而立,有人会说能立得起来的人是人生赢家,其实人生本没有赢家,有的只是输家。民间有谚:十赌九输,实际上是十赌十输。所谓的人生赢家,只是输得少一些,清醒得早一些罢了。在一个必输的局面中,我们何去何从?做时间的朋友,便可以避免输得精光。三十而立,做事合于礼,不想入非非,言行得当,不乱放炮,低调做人,高效做事,可以自立于世了。正如星云大师所云:曲直向前,福慧双全。
三十而立,感恩父母,感谢妻儿,也要感谢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指点。三十年如一日,一晃而过,但是所幸,人生并未虚度。人道是往事如烟,而今迈步从头越。后三十年的愿景,希望与同事们通力合作,培养三位杰出人才,编写三本教材专著,以及写出三篇精品文章,吾生足矣!在我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儿子会给我写一首父亲的散文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