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以前读研的时候,导师让做某一方面的测试,我总是要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专业书看一看,垫个底,其实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学会了测试,也学会了背后的原理,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我至今受用。
但是,现在的一些研究生不是这样的。让他做实验,几周都没人影,也没有反馈;让他做测试,几天都没动静,也没有沟通;让他整理数据,几天没结果,甚至出现失联。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么恭喜你,你带的是停止生长的研究生,或者叫“僵尸”研究生,或者叫假装研究的研究生。一句话,停止生长的研究生是带不出来的。
停止生长研究生的基本想法和行为归结起来就是:打酱油、混毕业。
人体有新陈代谢,学术也是,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研究热点基本也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就一个课题组而言,如果停止生长的研究生占绝大多数,而没有一个勇于自我更新的研究团队,科研也就会进入缓慢生长,甚至学术死亡。
停止生长研究生往往是严重拖延症患者。导师要求的事情他们表面上会答应下来,甚至会极富有兴趣和激情的答应一下,但是只要涉及到落实层面,速度和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学业进步缓慢,思维逐步变得呆滞。为什么会这样呢?几经了解下来,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志不在此,心不在焉,灵魂不在场。从读研动机上讲,就不是来学习的,也有考研政策和调剂的原因,没有上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我认为,即使读了研究生也不一定非得要从事科研工作,但是科研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有科研训练的经历,和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完全是两个概念,特别是实验学科。
正所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师生情谊,到底伤了心。
停止生长研究生往往有排遣时间小妙招。只有潮水退了,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停止生长研究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他们心里也有小算盘,别的同学干得热火朝天,他们开着电脑也假装在看文献,但是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捐给了手机和网游,按照现在的标准“吃鸡”是标配,看看“抖音”是下午茶和宵夜,当然也有比较传统的选手钟爱电脑上的QQ游戏。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标准,就是研究生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基本可以定一个研究生的性。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一下,当然只是假设,不涉及法律和道德因素,如果我们有一个追踪器,连续追踪一周,就观察一个研究生这段时间在干什么,说实话,什么都一清二楚,比检查什么都管用。
正所谓,我知道曲终人散的寂寞,只有伤心的人才懂。
当然这篇博文不是抨击这些研究生,每个人都不容易,可怜人何苦难为可怜人呢?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来鼓励或者纠正这些研究生呢?
坦率地讲,没有!因为所有的建议或者策略,想得再好,学生不去做,都是无效的。这是一个非常“丧”的答案。
但是并不表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这就和大学生不好好听课,睡觉玩手机是一类的,只要直言不讳,高度重视,上下联动,这种情况会大大减少。现在停止生长的研究生,其实就是当年上课睡觉,通宵打游戏的那帮本科生。同理,现在荒废学业的本科生少一些,以后停止生长的研究生也会相应减少。第二,这个问题是动态的,研究生的初期,学生或许还不敢太造次,可能也想大干一场,只是后期沦为混毕业模式。导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让停止生长的阶段晚一点,晚到研三,甚至晚到毕业以后,这就是成功。第三,即使带不出来,现在本科生可以转专科,研究生也有退学、转组和延期。第四,惹不起,躲得起啊!选学生的时候,擦亮眼睛,看得有点心不在焉的,还是慎重,再慎重。
幸运的研究生的都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好导师;不幸的研究生却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对于学生,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第一位的。一个是动的学生,一个是停止生长的学生,给你三年时间,这个差别太大了。
从动机上来说,有些人一心混毕业,拿着证书作敲门砖,退场离开,到外面混口饭吃,走打酱油、混毕业的路子。相反,那些一心想上进的同学,求知似渴,不断进取,具有坚实的综合素质、丰富的专业技能,以及爱与责任,不是说后一批人一定比前一批人更聪明,或者更有钱,但是我敢肯定,后一批人一定比前一批更靠谱。
就个体而言,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该荒废才是;对于国家而言,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够撑得起科技强国重任的靠谱的年轻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