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不以为然,因为以前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的增多,越发觉得这句话颇有道理。这主要源于昨天在实验室写代码做实验。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对写代码不感冒,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写,感觉挺滑稽。不过迫于生存压力还是不得不写,因为不写代码做实验,就没有实验数据,就不能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性能是否优越,就不能完成论文,当然也完成不了聘期考核。
你可能会问既然不想写代码,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计算机专业呢?那就得先从高考志愿说起。作为大山深处的孩子,父母是典型的农民,对上大学的事情,根本提供不了什么建议。所以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前提下,高考志愿稀里糊涂就填了。尽管当时高考失利,考的分数很差,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不复读。不复读的原因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省钱。当然填报志愿的第一原则也是省钱,找学费最便宜的那种专业,找来找去只有发现数学这个专业最便宜,所以就选它。现在想想当年的举动,也算是独辟蹊径,这也印证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至于读研的时候为什么选计算机相关专业?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为了生存。因为快毕业的时候,突然发现数学专业不太好找工作,而计算机相关专业好找工作,待遇也不错。那就考研吧,正好可以换个专业。于是稀里糊涂的又选了计算机专业。
发现这一路走来,不管是为了省钱,还是就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生存。而和兴趣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最近几年,培养的几个兴趣,比如看书,钓鱼,写博客等。
就拿钓鱼而言,会迫使自己不断学习一些技术,不断地去追求探索,进而精益求精。比如学习鱼钩的绑法,针对不同的鱼,如何配备不同的线组?如何采用不同的钓法,如何配制不同的饵料等?
通过比较发现,以生存为导向与以兴趣为导向,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被动,而后者是主动;前者追求点到为止;后者追求精益求精;前者枯燥乏味,而后者兴趣盎然。
现在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是loser了?原来是缺乏对工作的兴趣,仅仅为了生存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