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健康新定义是健康状态的统称,或者说它包含所有健康状态。每个人都有健康状态,所以健康新定义含盖所有人。不同的人、一个人的不同时间的健康状态都可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健康活力占相对主导地位时称为健康水平高,伤害因素占主导时称为健康水平低。
而健康原来的定义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找到完全满足条件的人,也不可能有健康水平的高低之分。
2.健康新定义的表述或判定,主要是由通过观察、询问、听声音、闻气味、触摸(望、问、闻、嗅、摸),所得到的人的宏观信息。同时对整体特征没有包含的、对健康状态确会有影响的微观信息(现代医学提供的信息)要充分重视。即立足宏观,重视微观。
健康原定义的“生理上……完好状态”主要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化验,查明各个局部是否全部都处于“完好”状态。即主要由微观指标判定,实际上很难判定。
3.健康状态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健康是可以变化的。可以从差变到好,也可以从好变到差。当然,人们都希望尽量向好的方向变化,一般情况下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健康原来的定义是一种状态,当然就无法变化。在理论上,不可能通过努力来改变健康
4.健康新定义是各种健康状态的统称。健康水平有高低之分。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级,便于统计、评价、比较、分析、制定健康发展规划等。
而健康原定义只有一种状态,理论上无法分级。虽然可以加上亚健康和病人共分成3级,但是由于“健康”的定义不恰当,找到的关于“病人”的最明确的定义是有没有去看医生,显然也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对健康人和病人的定义都有问题,处于两者这间的亚健康也就很难说清了。
5.健康新定义中还增加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内涵,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
健康原定义只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涵(后来又加上道德共四个方面)。
6.在健康新定义中,还定义了只代表健康状态好或更好的健康通俗定义,它是褒义词。实际上我们平常大多数时间说得健康,都是这个健康的通俗定义,按照此定义,人们多想健康、多说健康、互致健康、共祝健康,就会心态好,真的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
若按健康原定义,仍然属于“健康就是没有病”的范畴。要想健康,必须先想病,即每天去想心、肝、脑、肺、肾,头部、四肢、骨骼、肌肉、皮肤等是否有病。结果是更容易生病。
7.健康新定义中,健康是由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来决定的。它们的关系很像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关系,它们互为依存条件,可以此消彼长,还会相互影响,所以健康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设法增加身体活力、进行健康管理、保持良好心态等方法,来提高或保持自己的健康(水平)。这也在逻辑上为提出宏观健康学、创立健康学、研究健康模式、进行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找到了理论依据。
健康原定义,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理论上只有一种状态,不能变化,不具有上述含义。与它相对的是“不完好”,因为不是“完好”就是“不完好”,所以两者是“非此必彼”的排斥关系。要变化只能由健康变为不健康,或者由不健康变为健康。
希望对此问题深入交流的老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本系列博文中的“健康学1”和“健康学2”有本人的Email地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