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基于绘本的家庭教育质量改善系统研究背景

已有 2182 次阅读 2016-12-15 13:51 |个人分类:企业智能研究联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于绘本的家庭教育质量改善系统


1、研究背景

总是不知道该如何科研才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做了很多尝试,也在不断梳理调整自己的研究实践路线,研究主题也不断进行着持续改善,从最初的“信息甄别”到“智能甄别系统”,再到现在的“食品质量智能甄别系统”,一直在路上。

昨日填了2016年终绩效考核表,粗略算了一下,49分,离考核标准的470分的差距还非常的远。但是回顾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自己的确做了很多事情,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为什么自由、充实、快乐的工作了11个月后,到年底这一个月却只得到了这样一个如此令人沮丧的绩效分数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间不等人,不过多纠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面向未来,做好当下正在进行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

回顾6年来的企业智能研究实践经验,发现家庭智能是影响企业智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上,只有把握好家庭食品消费的关口,才能更好改善食品质量。如何才能把握好家庭食品消费的关口呢?如果请教10位家庭主妇,可能就会得到10种不同的答案,因为每个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地位、成员数量、饮食偏好都不同。所以,笼统的谈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是不可取的。

“吃什么”问题是所有文化原型构建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不同地域、不同时节有不同的物产。作为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不同地域、不同时节得到的礼物是不同的,多元化的食物形成了多元化的饮食文化,造就了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图景,虽然看似差异很大,但总体而言,在选择“吃什么”这个问题上,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所有饮食习俗都试图在满足当地人群生存、发展和种族延续的需求。

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人类发展的旅程也是食物的演化旅程。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食物,人类祖先不惜爬山涉水、翻山越岭、横跨海洋。直到农业的发明,才使得人类迁徙的脚步变慢。从最初的自然农业、到后来的古代农业,以及现代的化肥农业和有机农业,人类依然在食品数量和质量问题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关于食品质量问题的提出,最初源于英国发生的一个食品安全事件。1995年开始,英国连续出现了多例年青人意外离奇死亡病例,虽然居住在不同区域,但病证相似,而且病因不明,通过医学检验发现,患者的大脑都出现了相似的空洞,与之前发现的老年痴呆症的大脑有相似之处。经过动物医学实验,科学家发现这种疾病与1984年发现的疯牛病在某些症状上相似。

疯牛病最早发生在英国牛群中,1986年英国报刊首次报道了疯牛病。1988年,疯牛病被正式定义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最初研究认为这种传染只会发生在相同种群内,比如牛与牛之间。但1995年,英国两名年轻人离奇死亡事件发生后,再一次把科学家的视线拉回到“疯牛病(mad cow disease)”的研究中。通过人体解剖发现,死者大脑会出现海绵状的空洞,与之前发现的一例叫克雅氏的老年病死者的大脑空洞类似,但又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经过动物解剖对比发现,这种患者大脑出现的空洞与患有疯牛病的牛的大脑极为相似。该病菌是否为死者食用患病牛肉所致呢?通过跨种群传染动物实验发现,老鼠在被注射患病致死的动物和人的大脑或脊髓样本后也感染了该病菌并很快死亡。进一步科学调查发现,疯牛病的致病菌最早发生在羊身上,医学上称其为瘙痒症。那发生在羊身上的瘙痒症为什么会出现在牛身上呢?原来英国牧场曾采用将动物骨头或内脏(包括大脑和脊髓)通过粉碎,制成动物饲料的事实。如果动物饲料中加入包含患有瘙痒症的羊脑和骨髓,牛食用这些饲料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患上疯牛病。而这些患病的牛通过屠宰,牛脑和脊髓同样会进入食品市场,比如被打成馅,做成牛肉饼等快餐美食。当被热衷于快餐的年青人食用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抑郁、健忘、不能自主行动等症状,大多都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死亡。1996年,Stephen dorrel 在英国上议院发表关于疯牛病变种克雅氏病传染导致年青人死亡的相关证据,立即引起欧盟各国对进口英国牛肉的恐慌。为应对英国疯牛病跨种群传染危机,欧盟立刻明令禁止购买英国牛肉,并开始着手对所有进口食品质量进行跟踪与追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受此启示,我国也于2002年成立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开启了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

笔者对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缘于过敏体质儿童的护理需求。过敏是近年来出现在儿科的高发病之一。过敏症状不一,有的表现为风团、湿疹,有的表现为鼻炎、哮喘和咳嗽。致敏源也不一样,有的是吸入性过敏,比如粉尘、霉菌和花粉。有的是食入性过敏,比如对鸡蛋、牛奶、花生、芒果过敏。经过医学诊断发现,过敏症状在发达国家屡见不鲜。有遗传的原因,也有婴幼儿体质对环境污染缺乏抵抗能力的原因,最为严重地一种在国际上被统称为特应性皮炎。笔者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被夏隆江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患者,被告知由于发现及时,有望通过日常饮食、睡眠、情绪的护理,并辅以必要的中药治疗,有望在3岁之内改善,如果3岁之内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该疾病可能困扰孩子终身。在夏医生的指引下,笔者一家开始踏上了家庭饮食安全研究的道路。

在挑选安全食品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超市同一品种的食品价格差异很大,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标签不一致,被标注有绿色标签的食品价格通常比较高。后来,笔者在参加李映兰老师主持的海底捞北京物流基地信息化现状调研课题中发现,食品安全危机已经上升到了影响企业是否可持续运营的程度。在亲历海底捞骨汤勾兑应急处理现场之后,笔者的研究食品安全危机应对策略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开始把企业智能研究的重点投注到食品企业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确保食品质量这一问题上来。

由于笔者之前的研究方向在“信息甄别”领域,主要研究的是“智能甄别系统”,在经过长达5年的系统研究之后,笔者深深感到自己给出的智能甄别系统理论的空洞,于是,笔者于20085月放弃了统计系原本优厚的理论科研环境,回到笔者主修的经济信息管理领域,回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开始尝试通过实践验证之前所构建的智能甄别系统理论框架。

好事多磨,在院系调整和CDIO改革之风盛行的大环境下,笔者开始在CDIO理念的指引下关注现实世界中本专业对应行业的人才需求。最初的需求分析主要通过互联网,通过加入一些信管专业领域的网络平台与更多本专业对应的行业精英相识,比如在E行网结识了中集冷藏青岛基地的CIO耿峰。通过与他的交流,笔者才意识到要企业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并用好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一个即懂IT,又懂管理和业务的专业团队。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与信管教研室副主任梁静老师交流后,打算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建设一门叫“业务流程管理”的新课。第一次新课教学实践中,笔者重新审视并改善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CDIO方法,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试着从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角度分析各种所学习到的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并尝试在现实世界中去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理论,尝试做中学,找机会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在不同应用情景下的效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笔者也开始通过网络逐步认识了更多国内外“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提供商,并通过网络加入了业务流程管理专业人士交流圈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参加了一家企业的流程经理职位的面试,面试官得知大学已经开设了“业务流程管理”课程的消息后,主动通过学生找到笔者,希望和笔者一起研究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研究过程中,笔者喜欢通过网络分享一些自己研究的阶段成果PPT,这样吸引了更多有着共同研究兴趣爱好的管理咨询届的专业人士。大家通过网络互相分享自己关于“业务流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还在空余的时间通过网络对笔者的学生进行无私的指导,不仅让学生找到了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还快速适应了职场,这让笔者很感动。为了使这种研究氛围可以长久维持,2013年年底,在课题组组长和北京炎黄盈动成都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支持下,笔者面向社会发起了构建“企业智能研究联盟”的倡议。公开邀请企业、政府、高校各路精英加入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律研究中来,一起探索企业智能改善之道。最初联盟只有4位成员,后来增加到6名,现在已经有50多名成员,大家不拘形式,采用各自擅长的研究方法一起参与到这种自发性的企业智能研究中来。

在做了两年企业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之后,2015年,在信管教指委主任毛基业的指引下,笔者在CDIO工程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W2UCS工程教育方法,开始应用流程管理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社区食品安全问题,换位消费者角度对翡翠城社区安全食品提供商进行甄别实践。通过两年的实践发现,家有0-6岁宝贝的中高收入家庭,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旺盛,但对安全食品的甄别能力也明显不足,观察发现,作为目前安全食品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如果他们选错了,可能会导致市场新一轮的优汰劣胜。如何帮助家有0-6岁宝贝的中高收入家庭提升安全食品的甄别能力呢?

笔者开始在自己家庭做起了安全食品甄别行为研究。首先,筛选出社区周边声称自己是安全食品提供商的企业,其次,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同一类食品在外形和价格上的差异。然后,通过购买,采用同一烹饪方法对不同提供商提供的同一类食品进行食用对比实验,最后追根溯源,利用假期带孩子一起到附近农场、农村观察、学习、记录经常购买食材的生长规律。在做了上述实验之后,笔者还协助甄选出来的安全食品供应商建立了消费者交流群,以方便供应商和消费者一起对日常食品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但是尽管这样,消费者依然很多时候还是会买错,或者根本难以仅凭感官判断自己到底是否买对。

20166月,笔者搬家到位于市中心的一个中高档社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教育维权活动中体会到现行公立学校教育的无奈,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建立了“太阳公园儿童之家”微信群,期望跟新小区的邻居们一起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帮助同龄孩子更好地幼小衔接。深知自己时间、精力、能力有限,笔者邀请了之前甄别过的比较优质的亲子机构负责人加入到微信群,希望一起探讨如何为社区儿童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阳光的成长环境。在此期间,我与老约翰绘本馆的婷婷妈妈有了更多机会交流和实践,开始慢慢尝试着通过编排绘本剧的方式引导更多社区家庭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在婷婷妈妈阅读推荐下,笔者发现了一套日本自然科学绘本,是专门画给孩子的动植物生长图谱,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接着又发现了本土的24节气、盘中餐等更多优秀有机生态农业科普绘本。于是,意外地解决了笔者对“应季菜”的购买困扰。欣喜之余便萌发了基于24节气相关主题的绘本构建一套家庭教育改善课程体系的想法,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绘本的家庭教育质量改善系统。具体该怎么做呢?


【拓展阅读】白长海,张宝辉,赵明辉,疯牛病的传染途径及其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9).


                                                                     2016-12-15

                                                                                                               900-14:00  

                                                                                                               张利华于太阳公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1020883.html

上一篇:斜如何能胜正?
下一篇:公共营养师的自我修炼
收藏 IP: 223.87.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