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从非洲野象说到学术生态

已有 2947 次阅读 2016-11-5 16: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几年电视上播过这样的纪录片:非洲有些地区的野象由于偷猎猖獗,成年野象几乎被猎杀光了,导致幸存的小野象尤其是小公象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成年大象和成年公象的行为规制和经验传承,从而表现得行为乖张甚至暴戾,经常推倒大树、攻击同类和犀牛等其他动物,导致野生世界的混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后来研究人员只好采取从其他保护区引入正常成年公象的做法来改善局面。
大象的社会也同样存在文化现象,非洲野象的这个情景,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猎杀导致的大象族群文化断代而产生的问题。事实上,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近几十年的大陆文化现象就更是类似。
就学术圈来说,也同样存在类似现象:如果在学术精英中混入了大量学术并不成熟的伪精英,这些伪精英便会对学术生态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不仅是正常的学术规范经常受到破坏,也包括正常的学术氛围很难建立,因为学术讨论经常会有对错之分,野惯了的没有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人不仅思维方式方法上经常会存在严重缺陷(当然不绝对),而且即使有错也很难自我接受更难以当众接受。因此最终导致的局面就和非洲野象的例子类似:没有受过充分教育训练的野生大象成年后很难改和很难教,伪精英也类似,不像处在学生时代的人,学生们还能静心反思一下,至少不会在自己没明白还没学术成熟的时候就非要固执错误的己见(即使有这种学生,在导师的培养和选拔过程中,正常氛围下的导师们会自动把这种不认理的学生给筛出去了,这样,自然而然地留下的会是最聪明的那些学生来继续从事学术)。当然,这还只是非常简单的一些情形,真正成年后的人,尤其是步入了精英队伍的伪精英,这时会再加入各种利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时要去修正这种人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能自动地选拔最聪明的最有能力的青年人留下来做学术,而不是慈善性地提携没有受到规范学术训练也不具备悟性进行良好自我训练的、在学术智力上极为平庸之辈去做学术。平庸之辈在学术精英队伍中过渡出现的话,学术逆选择就很容易发生,一些本不需要争论的常识性的问题也会开始需要争论,一些需要被严格执行的学术规则也就会被屡屡挑战甚至被漠视和无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34816-1012881.html

上一篇:学术要交给最聪明的人去做,而不是慈善性地提携平庸之辈去做
下一篇:从摇尾巴到夹尾巴
收藏 IP: 221.178.177.*| 热度|

2 王飞 陈楷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