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为什么一些争议性的期刊总是生命力顽强?
热度 3 马军 2024-5-18 17:10
开学第一课,几乎所有授课老师都会告诫学生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考试通关的最低要求,甚至会调侃到万一哪个学生期末的课程成绩是60分,那不是你们学生努力的结果,而是授课老师认真努力的结果,因此才让你丧失了补考的机会。 对于多数科研人员来说,最有效的成果就是以论 ...
1190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3
有所谓教育家吗?
热度 9 刘进平 2024-5-18 10:40
朋友某A有一个观点:教育家最有可能的人选是大学校长,但目前从校长们的行事方式来看,似乎绝大多数是信奉工厂化管理(或绩效管理)的工头,而不是教育家。 朋友某B说:现在的大学校长属于官僚,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但所谓的政绩是什么呢?就是引进了多少级别人才,发表了多少高引论文,申请到多少千万的项目,特别是 ...
1450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9
世界认知演化的逻辑分析
刘青松 2024-5-18 10: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认知世界基本上遵循这一个基本原则—越是远离本体的现象反而越能够抓住本质,构建规律,获得知识,看得清楚。越是深入本体内部,越是难以看清本质,难以了解其意义。 对于地球和宇宙,显然人类对后者的清晰认知要远远早于前者,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古人老早就对宇宙进 ...
5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校奇葩事
热度 1 李东风 2024-5-18 09:14
西安科技大学某学院近期发生一起奇葩事。一名成绩不合格 的 本硕连读学生家长以“影响孩子前途”“造成污点”为由要求老师为其孩子修改成绩,并对老师进行语言上的威胁。 这位家长表示“我把实际情况说清楚,你如果还不过的话,我肯定跑到学校去跟你闹”“你在哪我就跟到哪儿”“我跟你们学校的某位老师有点关系”。 ...
94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距离2024年计算机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开考还有一周,大胆进行一下预测
伍赛特 2024-5-17 23:32
距离2024年计算机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开考还有一周,大胆进行一下预测 伍赛特 由于本次考试规则进行了调整,将案例部分并到和综合选择题部分一起考,使得案例时间更为充裕,当然案例单科的通过率必然也会进一步提升。但是软考办一定会卡高项通过率,那怎么办呢?那肯定就会通过论文进一步刁难广大考 ...
8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狄拉克符号积分的意义(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4-5-17 21:47
京城高校有读我文章者问: 范先生,牛顿-莱布尼兹积分的初等应用被告知是算曲线包围的面积等,那么你发明的对狄拉克符号积分的初等应用是什么呢? 我答道,量子态从初态|in,0>到终态𡿨out,t|的演化就可以用ket -bra积分表示,演化算符是积分|out ,t >in,0 ldt,所以态的时间演化求是求积分或是求和,尤 ...
5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不公正的评审结果会层出不穷? ——商榷专家评审的客观性及校正思路(TClizzy)
热度 1 张丽 2024-5-17 21:41
为什么不公正的评审结果会层出不穷? ——商榷专家评审的客观性及校正思路(TClizzy) 同行(专家)评审长期以来之所以为学术秩序(尤其指基础研究)所倚重和依靠,关键在于三个基础性元素:群体共性(即客观性 —不以专家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多元制衡(即“背靠背”式评审或称“盲审制”)、倚重同 ...
7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于中国?
热度 2 张丰 2024-5-17 21:25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繁荣的文化,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于欧洲而不是中国?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近代以来,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留下了地理说、文化说、制度说等假说。但是这些学说对于中国的科技进步似乎没有明显的启示或促进作用,说明这些学说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当前,中国国力 ...
53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科学史三定律
热度 3 王涛 2024-5-17 20:38
学习科学史,就是为了了解科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方式发展,它和我们平常在读教科书的时候,或者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所获得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科学史以一种最大的尺度来看待问题,这和科学研究的日常生活差别极大。这样的一种差别,我们知道,是由库恩所发现的。 如果你只是从 ...
873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3
为什么说SU3-IBM会提供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准确信息?
热度 1 王涛 2024-5-17 15:29
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样子的?这在今天依然是一个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支配核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这是已经公认的。但是在低能区,这种相互作用非常强大,使得常规的研究方法都不是很精确。可以研究问题,但是不够精确,这一点一定要明确。所以对于细节依赖的问题就会回答错 ...
5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