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英诗汉译:让我们相爱
热度 1 武夷山 2023-12-28 06:37
英诗汉译:让我们相爱 武夷山 让我们相爱 作者:鲁米(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波斯诗人) 英文译者: Haleh Liza Gafori 中文译者:武夷山@ 让我们相爱吧, 我的朋友, 让我们珍惜彼此, 否则我 们会失去彼此。 我死后你会把我 ...
24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老渔船头赤脚立
热度 2 张晓良 2023-12-28 06:01
【清】秉诚《观打鱼有感》:小鱼戢戢骈头嬉,大鱼蒲藻潜相依。鱼游本自乐天趣,岂知中已藏杀机。老渔船头赤脚立,只手挺叉撇波入。一鱼失水群鱼惊,相戒徒闻过河泣。吁嗟尔鱼曷不徙宅沧江坳,奋跃咫尺乘波涛。涛声夜半撼江树,便借风雷逐龙去。 戢戢 :1、密集貌。2、鱼张口貌。 秉诚,字书田,秀水人,本姓计, ...
21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许倬云:是什么造成了今天只有专家而无知识分子的局面?
聂广 2023-12-27 17:35
资料来源: 文化纵横 , 2019-09-05 21:02:1 7  【导读】 知识分子问题极具中国性,自巫史传统以降,知识分子总是将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相结合,成为中国社会中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智识群体。本文作者在梳理了知识分子衍更史的同时,对知识分子的目标与指向、现在与未来等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在此基础 ...
9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人留学史话》评介
聂广 2023-12-27 11:48
《中国人留学史话 》是2009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吴霓 。 内容简介: 杳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 作者简介: 吴霓(19 ...
9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上河书房(江苏镇江)
刘桂锋 2023-12-27 10:06
2023年12月14日参观了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上河书房。
10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羡煞牧童牛背稳(读图偶拾307)
张晓良 2023-12-27 05:04
清·竹雕牧牛图笔筒,故宫博物院藏,高14厘米。截取近根部、竹壁较厚的竹节所制,以高浮雕、镂雕及留青等技法,雕刻出一牧童俯身坐于牛背上,一牛犊卧于一旁之情景,牛瞳仁以犀角珠镶嵌。 【清】张联桂《过那黄岭》:巉岩直上逼青霄,绝顶登临一望遥。云过峰峦时隐现,风来草木互喧嚣。村边乱石蹊成路, ...
21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郑言:《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结语(3)
聂广 2023-12-26 08:49
三、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 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的实质是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也就是说转型后的中医学体制不是对之前体制的继承性发展,而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质变不仅表现在体制化层面,更重要的是观念层面发生了变革。 传统中医群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官医群体,一是民医群体。官医群体有特定的 ...
8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郑言:《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结语(2)
聂广 2023-12-26 08:47
二、国家权力系统主导近代中医学体制化 传统中国奉行的是一种“家天下”模式,民众缺乏普遍的国家意识,因为“传统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它的裂变性,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如此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传统国家有边陲而无国界。”①民众对国家这一基本空间感的缺失以及家族权威的影 ...
7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郑言:《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结语(1)
聂广 2023-12-26 08:40
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转变既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一个缩影,同时又是众多学科体制化中的一个特例。通过对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双动力机制 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西医学体制的移植;二是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 ...
7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忆来唯把旧书谈:《小马过河》
热度 1 陈立群 2023-12-25 22:57
《小马过河》不是我小时候读过的童话,是女儿小时候我们一起读过的童话。有不同的版本,有彩绘图的单行本,童话故事集中的一篇等。我在网上检索,该故事是彭文席先生的处女作, 1955 年发表于《新少年报》。彭先生当时 29 岁,高中毕业,在教小学,后来被赶回家种田了。这是篇非常优秀的童话故事,寓意丰富而深刻。我现 ...
4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