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因为青蒿素获奖了,她的相关论文只有寥寥几篇,发表于1977年,1979年和1981年,绝对引用次数低得可怜!加起来不超过100 (不顶最近一篇纳米论文的引用),至于再用年数平均下来,按照现在的流行观点,这是实实在在的几篇垃圾论文!
5。Tu,Y.,Ni, M., Zhong, Y., Li, L., Cui, S., Zhang, M., Wang, X., Liang, X. 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药学学报》, 16:366–368, 1981。
就是这样的论文,成果竟然得了诺奖!
另一方面,中国的当代赵高极力鼓吹SCI_CNS论文评价体系,论文发表杂志的引用指数,论文的绝对引用次数/年平均引用次数,作者的论文篇数,H-指数等等一系列复杂参数加上中学数学知识被用来进行科技管理工作,科技人员的职称、待遇、工资收入等等跟论文直接挂钩。在这样的初级数学管理体制下,中国最近出现了系列事件,比如研究论文不发表中国自己的期刊而去投美国的Science,结果被拒稿而后气急败坏丑态百出,比如有人编造几百篇论文发表后来被查出来成批撤回,还有从国外偷窃人家配方回来做超导材料还声称超过西方并骗取国家大奖,等等等等罄竹难书。
通过对比发现,屠呦呦获奖给了中国当代赵高一个响亮耳光!
参考:
中国青蒿素研究原创性成果在被引次数上的间接体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5532-9261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81385-926442.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戴德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360-92633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