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序茅
在野外被旱地蚂蟥咬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8-7-9 17:01
阅读:18453


最近在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保护区出差。早晨起来,一直在下雨。熬到中午终于等来雨过天晴,可以进山了。我们要到附近的一户牧民那里走访。山路泥泞,周围草木寖泡在雨水中。我们不怕摔跤,不怕弄湿衣服,唯独惧怕隐藏在草丛四周的吸血鬼——旱地蚂蟥。

如今湿漉漉的草地上,正是旱地蚂蟥的温床,它们蛰伏了大半年,就是为了等待这个时刻,等待我们的到来。我们走的路上有牧民放养的牛羊。而旱地蚂蟥最喜欢这样的环境,因为牛羊所在的地方就是它们的粮仓。在这片土地上,旱地蚂蟥对于它所能触及到的一切动物都一视同仁。

整个自然界敢于把人类当做袭击目标的动物并不多。即便凶猛如老虎,狮子者,也不过是在极端的情况下误食人类而已。而旱地蚂蟥是个例外,它们切切实实把人类当做袭击的目标。在它们的世界中,两脚兽和地上跑的牛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身体里流淌血液就够了。

尽管我小心翼翼地前行,还是防不胜防。旱地蚂蟥数量太大,草丛里随处可见。它们是动物界中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平日里隐藏在草叶上,长长的吸盘,伸出去试探。旱地蚂蟥看不见,也听见,靠纤毛感知周围的世界。不管是两脚的人类还是四脚的牛羊,只要走进它们的袭击范围就果断出击。

 我每走一段路就停下来检查下有没有中招。鞋子和裤子间的空隙是最容易受到旱地蚂蟥攻击的部位。我低下头发现一只旱地蚂蟥爬到了鞋子上,正在往脚踝方向前进。很显然我不愿给它这个机会,于是用手抓住它的身体。它的身体很滑,吸盘吸得很紧。很明显,它不愿意离开我。好不容易找到的血源,在它没有吃饱前,怎能轻易离开。如果我之前没有发现它,它会悄无声息来到我身上,吃饱之后,悄然离开,留给我一个小小的伤口。可惜它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只旱地蚂蟥就这样被我收拾了。可是,它们还有千千万万个同胞在前方等着我。从我踏入草丛的那一刻起,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又过了一会,我卷起裤腿一看,一只旱地蚂蟥已经落在我脚踝上方。它的吸盘紧紧地固定在我的身体上,而我却浑然不知。这是因为它们的吸盘能够释放一种类似麻醉剂的物质,让人感觉不到疼痛。我用力揪住它身体的另一端,它的身体随着我的拉伸而延伸,吸盘依旧牢牢地贴着我的身体。它的身体很滑,粘满了粘液,我几次用力都被滑落。我只好用指甲死死地掐住它身体,用力拔掉。随即腿部流出一点血,还好没有给它太多的吸血的机会。

再一次摆脱旱地蚂蟥的纠缠,我继续往前走。看到山坡上吃草的羊群,它们在草丛中觅食。真是替这些羊儿捏一把汗。回到保护站,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摆脱旱地蚂蟥了。为了保险期间,我还是脱掉鞋子和袜子,防止那些潜伏者。果不其然,裤子上有一只,被我抖下来。四周都是水泥地,到了人类的地盘,它们就悲剧了,所有的本领都施展不上,只能提前结束生命的旅程。

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左边鞋子上掉出一只旱地蚂蟥。它肥肥地,比我看到的其他旱地蚂蟥都要大得多。看来它刚刚饱餐一顿。我心里不由一惊,赶紧脱下左脚的袜子。果不其然,刚才那只蚂蟥正是吸得我的血。血流从我脚踝下方流出,早已渗透了袜子。恨得我一脚把眼前这只大腹便便的旱地蚂蟥拍死,它的血液溅了一片,这都是我的血啊。杀死这只旱地蚂蟥并不能改变什么。我的脚依旧流血,换上拖鞋,保护站的涛哥帮我擦上酒精和碘伏。可是并没有起到作用,血还是一直流。旱地蚂蟥吸盘里含有抗凝血剂,可以阻止血液凝固,这样就可以达到长时间吸血的目的。看来这只旱地蚂蟥潜伏已久,不知在我身上注入了多少抗凝血剂。听涛哥说,被旱地蚂蟥咬了不能立即止血,要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出。于是我只能呆呆地看着自己的血液慢慢渗透,从下午五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血才慢慢止住。更何况这深山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即便我想止血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相比于森林中的其他动物,我还是幸运的。至少发现旱地蚂蟥之后,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而其他动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旱地蚂蟥可以贴在它们身上肆无忌惮地吸血。有时候,强弱的变化真的很奇妙,你看那高等级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面对如此低级的蚂蟥,却无能为力,只有任由它们宰割。由此看来,强者未必恒强,弱者未必恒弱,强弱之势因时因地而变。

DSCN6254.JPG

DSCN6248.JPGDSCN6253.JPG

217064659014291706.jpg欢迎关注:观鸟寻兽

qrcode_for_gh_2fa409bce95d_258.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序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0233-112309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