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周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suozhoukan 科学也可以很美!轻松有趣的阅读科学!

博文

碘之惑

已有 3337 次阅读 2013-6-18 14:37 |个人分类:调查|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报, 探索周刊

 
■本报记者 魏刚
 
11月16日,记者来到北京最南边的大兴区榆垡镇,这里与河北省遥遥相望,跨过永定河再往南4公里就是河北省固安县。
 
历史上,这里曾是黄泛区的边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刘守军告诉记者,这里是北京的高水碘地区。2007年地方病控制中心调查发现榆垡地区的饮用水碘含量超过150微克/升。
 
在刘守军看来,包括榆垡在内的高水碘地区,必须停用碘盐,供应无碘盐。
 
在镇里的榆垡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老张却从来没见过无碘盐,“平时吃的都是加碘的盐呀,不是说加碘对身体好吗?”
 
在榆垡镇的德榆超市,货架上摆放的都是中盐北京公司生产的加碘盐,售货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盐只有高钠、低钠之分,从来没听说过食盐不加碘,人吃的盐都要加碘,不加碘的盐肯定是工业用的。
 
而在附近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几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食堂炒菜用的盐都是加碘的。
 
碘过量也会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
 
“在高水碘地区食用碘盐,肯定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自从2009年女儿得了甲状腺肿后,民间学者慕盛学就开始关注碘盐问题。
 
慕盛学的女儿居住、工作在北京大兴区亦庄,如今甲状腺肿越来越厉害,只能靠吃药控制,医生告诉她,她的病与碘过量有关。她周围的同事有20%的人也得了甲状腺肿。
 
高水碘地区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研究机构的重视。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7年发表的《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一文中谈到,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地区发现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之后陆续发现一些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报道。
 
2011年,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联合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山东省内黄河下游流域高碘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涵盖鲁西南、鲁西北、鲁北平原的7市44个县606个乡镇的3000个村。其中38个县的288个乡镇被划定为高碘地区,涉及人口1400多万。调查还发现高碘地区甲状腺疾病与饮水碘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饮水中碘含量高的地区,儿童尿碘、儿童甲状腺容积、儿童甲状腺肿发病率等指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的地区则相反。
 
调查还特意提到,这些地区地质中碘含量高,因此,在这些地区不应再推广食用加碘盐。
 
碘过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的关注。她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2011年健康白皮书》的数据,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近9年增加了两倍多(225.2%),去除年龄因素影响后,年均增长14.2%。高居各种癌症增长率之首。
 
在她看来,这与长达18年的全民强制过量补碘有很大关系。从1994年中国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全民补碘开始,最高时食盐中碘含量达到了60毫克/公斤(60微克/克)。2002年时,我国成年人人均食盐消费量是每日13克,那么碘的每日摄入量就是惊人的780微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3岁以上人群的碘摄入量是每日150微克。而当时中国人的碘摄入量是世卫组织推荐量的5倍多。
 
有些人士将每日150微克的推荐值曲解为“最低值”,这是完全错误的。推荐值当然是最佳值,有推荐“最低值”的吗?
 
实际上,碘的摄入量对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影响呈U形分布,过高或过低的碘,均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规定的尿碘中间值建议选取8至10岁儿童作为样本:100~200微克为碘充足,200~300微克为碘过量,300微克以上为碘超量。
 
但是根据卫生部最近公布的报告,2011年上半年在北京调查了3个乡的249名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其中超过200微克的占28.9%,超过300微克的占16.1%,甚至还有5.6%的儿童尿碘中位数超过500微克。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光伟也感觉现在得甲状腺疾病的人确实增多了,当然,这有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体检技术先进的因素,但是在高水碘地区,如果继续补碘,肯定会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刘守军也告诉记者,为了降低碘过量的风险,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瑞士的食盐加碘是从低到高逐步进行的。他们先从8毫克/公斤加起,经过一段时间食用后没有副作用,再加到16毫克/公斤。而我国是从高加起,之后再逐渐往下减。
 
新碘盐标准仍然补碘过多
 
从1996年至今,中国碘盐标准经历了四次调整。今年实施的新标准,把加碘量改为20~30毫克/公斤,具体数值由各省决定。很多媒体欢呼食盐加碘一刀切结束了。
 
但是谢华民认为,即使按照新的国家标准,中国民众每天吃的碘仍然过多。今年3月15日新标准实施后,大部分省份选择25毫克/公斤。河南、湖南、四川选择了30毫克/公斤。2002年时,我国成年人人均食盐消费量是每日13克,北京市的最新数据降到了每日9克,但陕西省仍高达每日17.8克。
 
即便按照9克计算,北京市民每天从盐里摄取的碘就达到了225微克。还有水中的碘约15微克(北京市水碘约在8~9微克/升,成年人每天摄取2升水),加上各种食物中的碘,甚至空气中都有碘。实际摄入的碘量至少250微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150微克。
 
而且目前对新标准的执行,凡是水碘低于150微克/升的地方,一律强制供应碘盐。如果某地水碘是140微克/升,成年人每天食用两升水,已经280微克碘了,再食用10克盐,加上250微克碘,每天的碘摄入量就达到了530微克,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3.5倍。
 
刘守军也承认目前北京市选择的标准是25毫克/公斤,而北京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盐消费量是10克,这样计算每人每天的碘摄入量是250微克,确实超过了国际标准。
 
有一种说法,烹饪会损失30%的碘。谢华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来说烹饪有损失是指碘化钾,现在的盐中用的都是碘酸钾,要达到560℃才开始分解。而烹饪温度远远低于这个温度,怎么可能有损失?
 
而且一些地区要买到无碘盐很难。每隔一段时间,居住在房山区窦店的慕盛学就会坐车到市里中盐北京公司的无碘盐销售点买一些无碘盐给女儿送去。
 
“但是这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因为在单位食堂、外面的餐馆炒菜用的仍然都是加碘盐。”
 
记者在中盐北京公司的网站上看到无碘盐的零售店只有崇文门新世界商场、海淀华光商厦、甘家口大厦地下超市等19家。这与北京上万家零售店的总量相比,实在少得可怜。而无碘盐的价格又比加碘盐贵将近两三倍。
 
高碘与缺碘地区的中间地带被忽略
 
在慕盛学看来,由于大自然的原因造成了全世界各地的碘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缺碘,成为缺碘区;有的地方富碘,成为高碘区;但也有很多地方既不缺碘,也不富碘,这些地区叫适碘区。
 
全世界的范围内,缺碘区和高碘区都是少数地区,因此都被称为“地方病”。调查表明全世界70%左右的地方都是适碘区。
 
但是现在有关标准中没有适碘区的称谓和相应措施,不是高碘区就是缺碘区。这种非此即彼,非高即低的做法是明显不科学、不现实的。
 
2010年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山东省境内的缺碘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并非所有之前划定的碘缺乏地区都符合碘缺乏标准。从地理上看,山东省的“适碘”地区基本呈两种状态。一种是散落存在沿海地区,如山东的荣成市、潍坊的寿光市等;另一种存在于碘缺乏与高碘地区的过渡带上,如济宁的嘉祥县。
 
其中位于渤海湾畔的寿光市历史上被划为碘缺乏地区,一直供应加碘盐。但2008年调查发现,当地儿童及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2.7微克/升和321.7微克/升,已经呈现碘过量状态。
 
调查结果还显示,位于黄海海滨的烟台福山区以及威海市的大部分地区水碘中位数适中,但这些地区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较高,可能与这些地区居民食用海产品较多有关。
 
对此,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指出,国家对于碘缺乏地区和高碘地区的划分都有明确标准,但对于从10~150微克/升水碘范围没有统一称谓,导致大量此类地区在消除碘缺乏病优先的原则下,被划分到缺碘地区而供应碘盐。
 
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7年发表的《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一文中也谈到,在调查的高水碘地区中,有570个乡因为水碘值低于150微克/升,而没有被划为高碘地区,但是因为这些乡存在高碘饮水井,必然有部分居民饮用高碘水,而且这些地区不在供应无碘盐范围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参事卢亦愚曾经连续三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关于改变补碘一刀切的提案。
 
他告诉记者,几万年的自然进化说明自然盐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生活的需要,人为破坏自然的平衡不一定是好事。而碘的分布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也并不是非高即低的。浙江省曾作过专项调查,发现省内有高碘地区,有缺碘地区,也有碘适量的地区。他建议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可先在沿海地区试点开放无碘盐,过5~10年后再作调查与现在进行尿碘、甲状腺疾病的对比,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调整。
 
让人们拥有选择盐的权力
 
在谢华民看来,“真理和谬误只差一小步”,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在食盐中加碘,但是只有我国全面禁止食品业和餐饮业使用自然盐。她曾发邮件询问过澳大利亚政府在食盐加碘上的做法。
 
澳大利亚食品安全机构的朱迪·坎宁安博士指出,在澳大利亚,只有面包里必须添加碘盐,对除此之外的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在食品中添加碘盐,是否添加碘盐是企业自己的选择,正如消费者也可以自由选择碘盐和无碘盐一样。但数据表示,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并不使用加碘盐。
 
在2007年澳大利亚关于儿童食品的全国调查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选择加碘盐。澳大利亚也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区供应加碘盐或无碘盐。在2012年澳大利亚食品标准中,食盐允许添加的碘化合物的量是25毫克/公斤至65毫克/公斤之间。
 
在澳大利亚的超市中,绿瓶装的碘盐和红瓶装的无碘盐都有销售,包装大小、价格完全一样,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
 
今年卫生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将人群尿碘水平控制在100~199微克/升,在谢华民看来,这相当于要求人群的身高与体重比例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显然不是政府应该强制管理的事项。
 
政府应该做的,仅仅是把各地的水碘浓度告诉老百姓,同时提供无碘盐和各种浓度的碘盐让老百姓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群的平均值”是毫无意义的,要把补碘由国家强制推行变成民众个人的事情,应在全国放开自然盐供应。应该让每个公民对自己的碘营养状况负责。
 
在谢华民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解除餐饮业食品业必须用碘盐的禁令,使得患各种甲状腺疾病不宜再补碘的人能放心在外就餐和食用各种含盐食品。
 
“已经发生的,覆水难收,现状应该尽快改变,不应再拖延了。”
 
《中国科学报》 (2012-11-24 第7版 调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73055-700592.html

上一篇:明胶简史
下一篇:碘的地理分布
收藏 IP: 106.120.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