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201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II2013

博文

学会做一个好人:辨别善与恶

已有 3202 次阅读 2014-7-25 15:29 |个人分类:感悟与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物学, 人之初, undefined, 遗传规律, 一个好人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所以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所以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目前还没有任何生物学的证据来证明,至少在基因水平上没有发现好人和坏人有什么区别。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根据遗传规律,坏人的后代还是坏人好人的后代也会是好人。那么这样就可以通过基因分析鉴定好人和坏人,并慢慢将坏人从社会中淘汰。这样大同社会就有可能实现了。但是人的性格和行为还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形成,我们最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但这是不是和后来孟子提出“性本善”有一定关系呢,不得而知。所以荀子也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所以我在这里不争论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下面用我的亲身经历讲述善与恶的交织。

北京之大,非在其地大物博,而在于弹丸之地竟有好几千万人口。在这里时处可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交织如梭。我在北京这段时间,走在马路上时常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虽然人的形象和气质不一样,但是你无法辨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很多装可怜的人,其实内心丑恶,令人憎恶。因为我经常在北大东门进出,所以在北大东门地铁附近就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有行色匆匆、来来往往的行人,有街边推车卖各色小吃的小商小贩(没有小贩的时候一定是城管在),还有就是来回转悠专门盯学生骗钱的有点年纪的男女(以女居多)。这种骗子就是利用学生的同情心和缺少社会经验进行骗钱,也许我长得很像好人,所以有幸被其多次光顾,第一次是刚来北京出地铁,当时差点上当受骗,后来又遇见其几次,虽然用听似“河南腔”或者类似“河南腔”叫我——学生,学生.......,虽然我对她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她到底对我有没有印象,总爱往我这枪口上撞,我每次都装作没听见,只管走自己的路,根本不搭理她,她叫几声无计可施,也便悻悻离去,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当然目标还是学生。但是初来北京的学生50%以上的人会肯定被其装作可怜的骗术所骗,我就遇见多次,不好上前阻止,因为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被骗了之后才会更加注意识别骗子。虽然钱不多但是这种行为实在可恶,理应谴责。

下一个故事恰恰相反,我相信很多乞讨的人肯定是迫于无奈才会在人们各种异样眼光下既羞愧又不得不心怀忐忑的在那里接受路人的施舍或者救助,这种情况以残疾人居多。上次跟一同学经过王府井,本想去王府井图书大厦买几本心仪已久的书,无奈缺货。当出来时在离大厦门口不远的路边处,遇见一对老夫妻还有一对母女在那里乞讨。那对老夫妻坐在地上,老头拉着没有音律的二胡,老太太在一旁看着身边鱼贯而过的路人。而那对母女是一对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一岁多的患有脑积水的女孩儿在那里无助的默默等待路过的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和援助,孩子因为患脑积水脑袋胀得很大,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所以当时我就注意到她们了,地面上铺着一块写了两三行字的白布,大意是孩子因患脑积水做过两次手术,后来没有钱做手术了,但孩子还需要继续治疗......我当时看见那个大脑袋的孩子而且又是被年轻妈妈抱在怀里的患脑积水的孩子,让我很难受,也许不该怨天尤人——上天为什么让这年小的孩子遭受如此病痛折磨,让这怀抱患儿的年轻妈妈街头行乞为孩子治病。但当时囊肿羞涩,我就只给了她10元钱,虽然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但是我希望能给这对母女一点希望,使她们相信还会有更多好心和善良的人会帮助她们。当时我把钱放进去的时候,我抬头看见那位妈妈的眼里噙着泪水,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震颤了一下,有种酸酸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很难受。真的希望他能遇见更多的好心人施以援手,回来之后我也曾帮他**过社会上的慈善组织——天使妈妈基金会,并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下面引用一段朱德庸的话:为什么世上的好人容易被坏人所欺骗,因为好人不了解坏人,坏人却很了解好人。所以他们知道如何趁虚而入,利用好人为他谋利和达到目的,虽然很悲哀,但好人根本不值得花宝贵的时间及精力去了解坏人,一旦遇上坏人就当是人生的课题,就像一页书页赶紧翻页过去,让自己继续走自己的路。我只有部分赞同,我相信很多好心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不知道是不是骗子的情况下,宁愿被骗也不愿意放弃一次释放爱心的机会。如果大家都怕上当受骗,那么我们的内心早晚会变成一片沙漠,而我们每做一次好事每行善一次就会让我们这个感觉如沙漠的社会多一片绿洲。

我可以很不惭愧的说我有一颗善良的心,随时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尽微薄之力,但是我也相信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汇聚你我他的大家的力量却足可以改变某些人的命运,所以我也呼吁大家不要被社会上的骗子蒙蔽了眼睛,一颗善良的心是可以随时播撒出爱的能量和种子,让我们的社会更多些和谐和温暖。

所以做一个好人也要学,请学习做一个好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49003-814639.html


下一篇:强烈推荐所有人必读的一本书《狼图腾》,我已经读了两遍了
收藏 IP: 60.29.153.*|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