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ei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peiY

博文

疆行漫记18, 2017年7月1,慕士塔格冰川 精选

已有 4390 次阅读 2017-8-17 16:51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除了昨天采集的几个物种,长毛高原芥(Christolea flabellata)以及簇芥(Pycnoplinthus uniflorus)也是我们需要在塔县采集的种类。根据先前查阅的标本记载,往红旗拉普口岸方向去的高海拔地区有这两种植物。而上次在新疆农大标本室看到两份新的标本,则记载着卡湖以及苏巴什达坂也分别都有二者分布。如采取前者地点,我们需要从塔县再往前出发差不多90多公里,而且由于是边境管制区,还需要到当地有关部门开具通行证。因是周末,能否开到也是个问题。而采用后者的地点就简单多了,因为就在回喀什的路上。于是我们就舍难就易,驱车往回赶了。


出得城来,虽是阳光灿烂,但高原的晨风还是非常清冽,车窗开得时间一长就冷得受不了,抓紧时机拍几张照片后,又赶紧把窗摇上。通过曲曼公路检查站时,路边有块标语牌上写“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后来一查才知道这是说明塔县特殊的位置和区位的,所邻三国分别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口通两亚则指红旗拉普口岸通南亚的巴基斯坦,而卡拉苏口岸则通中亚的塔吉克斯坦。过了检查站,很快到了海拔4100米左右的苏巴什达坂。道路的右手边矗立着穆士塔格景区的大门,从这里前往冰川脚下还有17公里的路程。好在只要购了票,可以自己开车进去。


慕士塔格峰在登山届是非常出名的,常常作为新手们的适应性训练基地。根据网上的信息,生活在雪山之下的塔吉克和柯尔克孜族人把慕士塔格峰称作“冰山之父”。在维语中,“慕士”为冰的意思,“塔格”为山峰之意,而“阿塔”即父亲之意。我们的车很快来到了海拔接近4600多米的冰川附近。一下车就感到一股森森寒意迎面扑来,赶忙从行李中翻出毛线帽、手套等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才走到冰川脚下的沙碛地上寻找起植物来。在这海拔很高的地方,我们发现有开两种颜色花的无茎光籽芥 (Leiospora exscapa), 红花肉叶芥(Braya rosea)以及原认为是塔吉克斯坦特有的Sisymbriopsis schugnana(为我们此次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拟定中文名为苏格南山假蒜芥)。


由于我们要寻找的簇芥的标本记录是4200米左右,于是将车开到了这个高度再继续寻找,可是搜寻半天,十字花科的就只看到无茎光籽芥,后来仔细核对才发现原来是我们依据的标本把物种鉴定错了,所以找错了地点。同样的事情随后又发生了,我们根据一份鉴定为长毛高原芥的标本前往卡拉库里湖(卡湖)去寻找该物种,结果发现该地只分布有高原芥。只是此处的高原芥形态上变异较大,加之原标本无花无果,因此被错误鉴定成了长毛高原芥。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今后根据老标本收集产地信息时,不能盲目相信标签上的鉴定名称,特别是在标本不完整的情况下。


尽管没能按计划找到长毛高原芥和簇芥,但也不期而遇发现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也算是我们今天的重大收获了。考察收工后,大家心情愉快地再次返回到喀什。


雪山下的村庄

孤零零的蒙古包

曲曼检查站

“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

仰望慕士塔格山峰

慕士塔格冰川下的湖水

抵近冰川

和冰川亲密接触

开两种颜色花的无茎光籽芥 (Leiospora exscapa)

中国新记录种,苏格南山假蒜芥 (Sisymbriopsis schugnana)

红花肉叶芥(Braya rosea)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40159-1071530.html

上一篇:疆行漫记17, 2017年6月30,喀喇昆仑公路
下一篇:疆行漫记19, 2017年7月2,喀什-叶城-皮山
收藏 IP: 210.72.88.*| 热度|

2 刁承泰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