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xinhua 博客

博文

唐山地震追思(五) 精选

已有 7050 次阅读 2008-11-4 04:04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生活, 地震, 地质, 唐山

 

        唐山地震追思:父亲的手稿

 

        (五)曾经的足迹

        陈绍明(原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地磁组成员)说,当时省地震局业务上能力比较强的几个人几乎都集中在了地震地质组,像苏英俊、贾云年、黄钟这样的都是脚踏实地干事的人,他们的特点不仅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敬业。

         我的父亲,苏英俊,1936年2月5日出生于河北正定,所学专业是地球物理的地质和勘探。在1957年工作以后,他一直从事地质勘察工作。在河北省地震局(队)成立之前,父亲在山西省地质局的一个地球物理勘探队工作。

        在六十年代,有一次,父亲去山西省西南部的一个丘岭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在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父亲看到那里的老百姓十分贫穷,那里的小孩儿长得有些像遭受饥荒的非洲孩子。作为职业的敏感,父亲想到了会不会那里地下水或者其它什么的有问题,然后他从山西运城地质物探队借来仪器进行测量,结果,竟发现了那个地方原来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父亲向地质物探队报告了该消息,并坚持要找出放射源位置。

        我知道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地质工作者都会这么做。当你看到那畸形瘦小的孩子站在路边望着你的时候,当你察觉到了那里的百姓长期经受着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时候,当你了解到多少年来这些百姓祖祖辈辈一直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又怎么忍心能袖手旁观?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找出放射性污染源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图2:父亲在山西省地质局工作时期的艰苦生活)

        为了寻找污染源,那次山西省地质局派出的现场勘察队也是父亲带队,他带了几个人背着辐射仪直奔那个地区。在数多天的时间里,他们孤零零的几个人像工兵探地雷一样出没于那里的荒山野岭,风餐露宿、昼夜勘测,最后终于探明了放射源的位置。附近的居民搬离了,父亲和勘察队的几个人全都病倒了。父亲住了几个月医院后又继续工作了。当时的一些相关证明资料还一直保存在家中,我们一家一直都为父亲作为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能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儿而感到自豪。


(图3:我的父亲、母亲、哥哥和大妹,笔者右前一,1969年摄于山西)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又想起了山西西南部当初那个贫穷的丘岭地带。当然了,今非昔比,现在无论科技水平还是管理水平同三四十年前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言归正传,父亲这次危难中受命的唐山之行,不走运了。

 

        (未完待续: 六、滦县断层有新活动、水准测量东侧上升6毫米多)







史海钩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3313-45339.html

上一篇:唐山地震追思(四)
下一篇:唐山地震追思(六)
收藏 IP: .*| 热度|

10 杨新铁 王铮 杨学祥 廖永岩 刘玉平 祖乃甡 陈龙珠 侯振宇 小弟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