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xinhua 博客

博文

唐山地震追思(二) 精选

已有 6377 次阅读 2008-11-3 11:21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地震, 地质, 汶川, 预报, 唐山

 

        唐山地震追思:父亲的手稿

 

        (二)奔赴唐山

        震情就是命令!

        1976年6月22日这天,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地震地质组几乎是倾巢出动,他们登上一辆越野吉普车从石家庄出发奔赴唐山。这次的唐山现场地震地质勘察任务,父亲受命为地震地质唐滦勘察组组长,勘察组成员有贾云年、黄钟、王素吉、周士久和阎栓正。

        原河北省地震局的赵喜柱(后调往河北省地质局)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说:“他们几个是河北省地震局的技术骨干,他们刚从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现场回来不久,还没来得及休整,可是震情就是命令啊,哪里需要就要立刻奔赴哪里!”

        6月23日, 地震地质勘察唐滦组到达唐山。

        这次他们地震地质组的唐山行动是为了取得现场依据。父亲的手稿中写着是对唐山和滦县两个地区进行地震地质现场考察。 曾任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主任罗兰格(后升任省地震局总工程师)后来回忆说,他们地震地质组去唐山现场是为了查明地震危险性,取得第一手观测资料。

        现在让我们再往回追溯一年,即1975年,看看当时华北区域的震情背景。

        其实,早在1975年海城地震前,华北震情已经显露,国务院1974年6月29日发布69号(国发[1974]69号)文件,传达了《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文件中震情范围涉及到了七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和辽宁。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以后,华北区域地震异常并未消失,中长期预报指出北京、天津、唐山、渤海区域(辽南)和张家口近年来仍然将面临5级以上地震。

        1975年上半年,河北省地震局地震地质组运用地震板块学说,根据华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构造应力场和历史地震活动,提出了中长期预报:在七十年代末期河北北部地区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

        这一年里,华北区域地震异常频繁告急,震情范围不断扩大,除“京津唐渤张”外,北京南部地区也开始受到怀疑,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直到河南安阳;与此同时,北京西部方向震情范围继续向西蔓延,进入山西腹地。当时华北的震情形势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各个地震台站都密切监视着华北局势,地震工作者们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1975年底,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会议确定了全国四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域,最后会议纪要中概括为:(1)京津唐渤地区,认为1976年有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唐山与(辽宁)朝阳之间、京津之间两个地区尤应注意;(2)川、青、甘交界一带存在发生较强地震的背景,尤为值得注意的地段是川北的松潘至茂汶和青海花石峡-都兰-乌兰一带;(3)川、滇藏交界一带可能发生较强地震;(4)苏、鲁、皖交界地区。(笔者注:前三个区域后来相继都发生过了强震,只有苏鲁皖交界地区一直都平安无事)

在这个趋势会商会上,河北省地震局地震地质组代表省局的发言是:根据海城地震后华北北部的地震趋势,未来大震将沿着东西向阴山构造带向西迁移,沧东断裂带东北端与燕山东西构造带交接的滦县地区可能面临六级以上地震。

        王运启(原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水化组成员)谈到当时的情况,说他们地震部门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紧张的期待和高度的忧虑中进入了1976年。”

        记得那个时候,我家刚搬去了省地震局在石家庄市建设大街上的宿舍。搬家过去不久的一个周日早晨,父亲的同事黄钟扛着水泥袋来到我家,他和我父亲用砖和水泥垒了一个火炉子。父亲说家里煮饭有了着落,今后他周日就不能再休息了,平日也得要加班加点。

        应该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的父亲苏英俊和贾云年、黄钟等为核心的地震地质组将华北目标逐步锁定到了唐山和滦县。父亲的手稿里圈着:唐山--滦县--迁安--抚宁。

        1976年2月份,我的父亲开始策划对唐山和滦县进行全面勘察的工作,并制定了赴唐山和滦县现场勘察的具体计划。3月3日,他写下了唐滦地区地震地质全面勘察的正式书面请求报告。

 

(图1: 我的父亲)

        3月初,地震地质组开会,在会上讲了关于要去唐山和滦县实地勘察的计划。父亲还布置了具体工作:赴唐山前全组全力以赴搜集与唐山和滦县有关的地震地质信息和资料,一切与唐山无关的出差任务全部取消,无限期推迟已经安排好的邯郸地区地震地质编图的审查和验收工作。

        这样,地震地质组关于唐山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全面展开了。

        3月上旬,我父亲和组里的几个人去北京到国家地震局反映问题。在北京他们还闯进中国科学院总部寻求紧急援助,当时的地球物理所等一些与地质有关的单位属于中科院和国家地震局双重领导,但实质上是中科院说了算,深入这些单位搜集数据需要中科院出面。父亲的遗物中有一些中国科学院出具的介绍信,其中一封写着介绍苏英俊等五人前往地球物理所联系工作等事宜,介绍信的日期是1976年3月11日。

        4月初,父亲写的唐滦勘察计划获得了分析预报室领导和局领导的正式批准,并定于4月20日出发。父亲的手稿里写着唐山和滦县的勘察工作预期一个月完成,这样5月下旬他们就可以拿出唐山震情的现场依据了。

        当时,地震地质组在分析预报室倍受重视,地震局领导也表示给予全力支持。为配合这次行动,时任河北省地震局副局长的苗良田,即刻通知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对唐山地区各级地震机构、专业台站、群测点进行彻底检查,并且准备4月下旬亲自去唐山验收。时任河北省地震局业务处处长侯立臣(后调往山东省地震局)也动员各个组密切注意来自唐山的数据信息,他自己则计划去唐山周边地区的地震台站检查对唐山震情的监测工作,他去的第一站是沧州。分析预报室领导层也重新规划,并抽出一名副主任下基层检查工作,第一站是去廊坊检查那里新购置的地震测量仪器的部署情况。这样,河北省地震局围绕着唐山和滦县开始撒下震情监测大网。

        获得了局里和室里的信任,父亲和地震地质组的成员们异常兴奋。他们当时雄心勃勃、士气高涨,似乎非要捕捉到华北区域的这次大震不可。

 

        (未完待续: 三、节外生枝)





史海钩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3313-45252.html

上一篇:唐山地震追思(一)
下一篇:唐山地震追思(三)
收藏 IP: 67.188.94.*| 热度|

7 杨新铁 王铮 杨学祥 廖永岩 陈龙珠 陈辉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