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历史(补充一些细节) 精选
2013-2-21 13:23
阅读:10261

原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任  

 

我年龄大了, 第一次写博客(是在别人的帮助下), 比较简略, 望见谅. 现补充一些细节.

 

张亭栋教授从1972年至1985年的工作十分重要,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但我为什么没有引用他的文章? 主要原因是完全缓解率较低 (见相关文献, 26%左右).  完全缓解率 (Complete Remission rates, CR rates)我们在白血病治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标准并用此标准评价疗效. 显然, 张亭栋教授的文章中完全缓解率低于当时常规化疗的完全缓解率, 即使文章中提出三氧化二砷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 因为没有切实依据, 我也无法引用.

 

从癌灵1号中去除氯化亚汞的问题.

 

大规模临床试验风险较高. 任何差错的代价就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但不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 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就无法得到验证. 19921月试验前, 我慎重考虑过氯化亚汞的问题. 癌灵1号注射液中含有微量氯化亚汞. 因为氯化亚汞极难溶于水, 它是在沸水中溶解, 因此氯化亚汞在癌灵1号注射液中是过饱和状态并同时含有一些二价汞, 多次疗后会有蓄积量. 虽然我推测三氧化二砷单独起效, 但氯化亚汞的问题也很复杂: 它可能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起效; 可能单独起效; 可能氧化后起效; 可能无作用; 可能降低作用. 本来这些问题都很让人疑惑, 但当我联系药剂科去询问有关癌灵1号的问题时, 他们告诉我氯化亚汞因脱销而断货.  我因此下定决心单独使用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 第一阶段试验从19921月份开始至19953月份结束.

 

相关专题:三氧化二砷发现权之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70683-66376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