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东莞产业升级的讨论持续不断,意见不一,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据东莞最近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要通过推进三高一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序退出,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用工数,带动低素质劳动人口向外转移。
东莞的这一举措向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东莞不欢迎农民工。然而,笔者在想,缺乏农民工的东莞,将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据建设部2006年统计,建筑业中农民工占从事建筑施工人员总数的90%以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表示,全国制造业、服务业中分别有60%、52%是农民工。农民工在包括东莞在内的国内各个城市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抛弃了“低素质人口”的东莞,将意味着抛弃大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甚至几乎全部的建筑业。
毋庸质疑,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越来越稀缺的土地等资源、激烈的地区竞争,东莞迫切需要产业升级,且形势严峻,但这种产业升级是自发完成的,而不是依靠政府简单地做“减法”排斥“低素质人口”。目前,在新劳动法及产业转型等因素引发的企业出走潮影响之下,东莞市的产业链已濒临崩溃,而且祸及楼市。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从今年2月底3月初开始,东莞市中心区陆续有楼盘以每平方米4000多元人民币的新低价出售,而且住房单位数量不少于1000套,这个价格比起去年7月东莞楼市高峰期时的均价每平方米6837元,足足便宜了2500多元,降幅高达34%。因此,有消费者更以“雪崩”来形容。对比起邻近城市如深圳及广州,东莞楼价的跌幅明显既快且高,除了与全国楼市整体遇冷有一定关系外,东莞楼市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出现割价求售的情况,也跟当地目前面临的产业转型危机有关。当地的地产界人士分析认为,东莞致力推动产业转型,今年开始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加上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因素,使当地的生产企业在这几个月内爆发出走潮。不少台资及港资企业撤离东莞,大批工人失业,不单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产业链的断裂,连带还影响到有关衣食住行等范畴的服务行业,有当地港商更以“百业颓废”来形容目前东莞各行各业的苦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地方政府已感到着急。东莞市副市长江凌日前在出席台商邀请的一项座谈会上,呼吁外商“转移不如转型”,为能留住外商,还大派定心丸。事实上,东莞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已经亮出了许多大动作。东莞早在2001年就开始建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后来又有了虎门港项目,一年前又规划了东部生态园区。东莞人期望用莞城主城区、同沙、松山湖、东部生态园构成未来“大东莞”的中心城区。然而,即使是东莞人,现在也难以首肯三个被寄予厚望的产业园区所能产生的效果。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近日撰文指出,东莞所谓“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并没有顾及到东莞自身的资源禀赋。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就是依靠不断地引进各种“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当东莞的土地资源耗尽后,要实现产业升级自然就考虑到用“腾笼换鸟”的办法。但什么笼子养什么鸟,这是日常生活最普通的常识。在产业转移与调整时,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东莞这块土地究竟适合什么样的产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东莞生产总值已超3千亿,常住人口不足700万,面积不到2500平方公里,因此,人均GDP在4万元,折合美元在6千元左右。有人因此判断东莞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其实不然。且不论东莞常住人口是否过千万,了解东莞的人都不难明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莞依然占主导地位,东莞的人均GDP较高,主要与其较高的经济密度有关,东莞的经济密度是全省的7倍,珠三角的2倍,东莞的工业化并没有因为人均GDP较高而表现出质的不同。东莞工业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源型依赖,以工业产值计算,东莞2006年仍有80%的规模以上企业属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其中中小企业又占了70%,如果考虑大量规模以下的外源型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在东莞引进的众多“鸟”中,中小企业的比重只会更高。用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说,这些产业都属于“无技术工业化”,因为这些地区都没有最终完成工业化中期的经济转型使命,都明显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无论从当前的宏观形势,还是从行业内企业的细微动向,都体现出东莞的产业升级艰难,要走的路还很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6879-200425.html
上一篇:
提高个税起征点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下一篇:
“百强县”有多少是伪“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