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yucai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yucai1

博文

在中国,张益唐更容易成功

已有 10533 次阅读 2014-9-23 12: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美国, 科研环境

张益唐成功了、出名了。“我若在中国,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学术突破。”这句话不是记者编的,就是张益唐自己脑子进水。

首先,张益唐的成功跟他的中国背景关系很大。是他的北大师弟帮他找了个三流学校教数学。如果他到现在还在餐馆端盘子,恐怕搞不出现在的成果。所以他能得到他的工作环境,是中国人重同学情谊的结果。如果他和他的同学都是白人,他八成还在端盘子。白人大都各顾各,谁会帮个不成器的找工作?所以,对自己的成功,张益唐要感恩自己是中国人/华人,而不是说,我若在中国,blabla.

再者,张益唐的工作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不需要团队和经费。如果他1992年在美国得到博士后回国,当时很容易在北大、清华和浙大当个讲师甚至教授。绝对不用端盘子浪费时间。如果张益唐一心搞自己喜欢的数学,不想争名份,完全可以静下心来搞他几十年。所以,如果他回来,能像陈景润一样搞数学,成果一定就不是区区一个了。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没有人骂美国,这么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怎么能先让他去端盘子,然后让人家去一个三流学校当教书匠,你们就这样对待一个数学天才?人家得奖了,你又屁颠屁颠地来请他当教授。如果当初让人家去名校当教授,那现在就不是一项成果,十项也不止。万恶的美国佬,你就是这样埋没人才,阻碍科学发展的吗?

所以么,在中国,张益唐更容易成功,可能张益唐自己都没认识到,虽然这对一般人不成立。

再所以么,要贬低中国,要选好材料,用对逻辑。不然,就贬低了自己。

 

后记。这篇还在发酵,有点意外。现在我用陈景润的事儿说事儿,帮助有些人理解我的意思。当年,陈景润搞哥德巴赫猜想成功了、出名了。记者访问他,陈景润感激地说:“我若在美国,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学术突破。”于是网上一片沸腾,大赞中国的科技制度,大贬美国的科技制度。你会说有人脑子进水吧。几十年后,同样的事发生在美国,看看网上是什么反应。

要备课了,抱歉评论就不回复了。

 

再后记。Je snapt niks. 气得我荷兰语都出来了。陈景润的悲喜故事,暴露出中国埋没数学人才的问题;张益唐的悲喜故事,暴露出美国埋没数学人才的问题。拿张益唐的故事来贬低中国,就象拿陈景润的故事来贬低美国一样可笑。Snap j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62928-830126.html

上一篇:河南人在荷兰:59. 龙虾意大利面
下一篇:河南人在荷兰:62. 邻家的男孩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42 杨正瓴 文克玲 张红光 许培扬 吴飞鹏 曾泳春 朱教君 王德华 闫凯 戴德昌 蔡小宁 王晓明 王春艳 刘立 仲银鹏 孙学军 檀成龙 徐磊 李宁 武夷山 赵斌 王守业 刘淼 赵建民 曹俊兴 麻庭光 翟自洋 李天成 金拓 赵凤光 谢力 monkey1963 XuexingLu ybyb3929 Veteran11 wgq3867 jimiyg rlxahz biofans tuner shgrs Guangmei4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