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gg

博文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已有 6412 次阅读 2013-3-20 23:49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方法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读后感

当人有自主意识后,“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成人世界终其一生莫不是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无限循环中死死斗争,要不然毛爷爷也不会发自肺腑地喊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换用工程学的语言来解释:能不断解决身边的人为或非人为问题,真是爽啊!

可是追根朔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问题???

哎,别看我,你要问我,我只能双手一摊说,“这个,这个,这个……问题嘛,就是解决不了的事情撒。”俺没啥文化,只能这么粗俗的给个说法。这个世界有的是文化人,《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朱雪强,2009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一书里就这么定义问题:问题就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看看,人家说个定义就能往现在最时髦的“体验经济”上靠,不服不行!

有了问题,你就解决了一半!谁说的?这可不是我说的。著名思想家杜威说的:“对一个问题良好的界定,已经将问题解决一半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幸的是,这句话是我常态的写照。按矛盾论的观点,能够定义你所面对的问题,意味着你已经接近矛盾的本质了。

言归正传,这本书里林林总总举了一堆案例,本猪头窃以为大部分过于理想化,执行起来难度多多!但其中两个案例按在下愚见,牛刀小试一把,以之引玉。

 

1)多层递进“为什么”法

这个绕口的名称是我自己取的,书中所用案例也众所周知,关键在于用直线流程图来表现,这样更加直观地体现思路。

 

       乍一看,本案例也so easy了吧。但要是将这种不断深入的思路借鉴到文献分析和论文写作(尤其是讨论部分)中,你会发现它的威力不可小视!第一,它可以直接测试你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读文献时,你可以由表及里地接触到人家的精髓,写文章时,你会避免泛泛而谈而流于表面;第二,针对讨论部分,你用这种办法挖得越深,加上你自己的补充,你甚至可以想到新的理由,新的idea和新的眼光。怎么样,拿几篇文章试试?

 

25W2H

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新方法,但却能将问题的关键因素具体量化。

其中(4)和(7)可具体量化,其他的是定性指标。

如果说多层递进“为什么”法是定性分析问题的话,5W2H法则可以定量来敲定相关因素,两者结合起来,有点意思。

 

   像我这种内心嘹亮的猪头兄遇到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老板总是笑我不动脑筋啊。老板中的老板杰克·韦尔奇先生就常常教导下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未找到正确方法的人。”99%的时候,老板的水平确实高!方法总比问题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读书荐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49091-672357.html

上一篇:即使假装坚持,也要咬牙试试
下一篇:参破局中心
收藏 IP: 119.147.167.*| 热度|

2 王春艳 庄世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