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为什么要获得诺贝尔奖?
2012-10-29 13:41
阅读:6149
标签:中国, 诺贝尔奖, target

        看到过很多人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言辞,其中的很多说法也是能够猜到的。有很多有实力而没有获奖的那些人如何看待这个奖项呢?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视角。如果诺奖只是一个名头而没有那份丰厚的奖励,估计热度会降低一半。恰好看到英国诗人威·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的一个说法,觉得很有趣。这哥们很好玩,年轻时以平民身份参加西班牙内战(1937年),支持共和;随后1938年跟朋友来到中国抗日的前线武汉,留有关于中国的诗歌。晚年的时候,奥登为自己未能获得诺贝尔奖深感遗憾,并非是因为渴望荣誉而是因为他缺钱。这个说法很俗也很实在,因为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由国家供养的,他们需要通过写作来换得生活的费用。但是这种方式要有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保证才可以,否则,作家这个职业会饿死人的。很多年前看英国作家奥威尔(写作《1984》的那位)的书信集,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与出版商、编辑之间交流的信件,而这些内容里也多是约稿、出版、版税、稿费之类的话题。真正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都是很穷的,他们被当代人遗忘,被后代人记起,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为未来写作。上面提到的奥登,他的怪事很多,比如,他要求他的朋友在他死后把他的尸体烤熟后吃掉(没有实现)(这则信息是美国作家迈克。德达记述的)。为什么要把自己烧熟了给人吃,我至今还是没有想明白。难道是一种奥登式的忏悔与救赎?有时人的心思真的很奇怪。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相关专题:2012年诺贝尔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6272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