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弹性与张力
李 侠
《洛杉矶时报》于2012年3月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建议把每小时60分钟缩减为48分钟,这样每天就凭空多出了六小时。作者认为,这样的时间变革具有如下好处:提高了时间的使用效率,并增加了人们享受生活的时间。看似不错的主意,其实不过是一个概念幻觉而已。不过,这里也间接涉及到一个很严肃的主题:时间经济学与人的存在状态问题,换言之,时间效率枷锁下的生存质量何以可能?
一小时60分钟的设想最初来自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人,这项发现是由爱尔兰的牧师、著名的亚述学专家爱德华•辛克斯(Edward Hincks,1792 – 1866)于十九世纪50年代从考古发现的泥版文中破译的。时间的精确计算是一项高度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事业,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知道,人类对于时间的计量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刻漏计时、日晷计时、机械计时,再到当代的原子计时几个阶段。从这些计时工具的演化链条上,也可粗略看出人类进步的影子。在古代中国,通常采用干支纪日法把一天划定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小时,这种计时方法,根据已有的考古发现,至少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的殷商时代。其最大特点就是准确度不高,从计时制度上也大体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精确计时是工业化时代以后兴起的新现象。抛开这些技术发展史的细节不谈,我们想知道,计时的变化对于人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按照哲学家阿伦特的说法,人的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劳动、工作与行动,分别对应于三个空间,即私人领域、社会领域与公共领域,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体现在人作为现实的存在者逐渐从私人领域走向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从而凸显出人作为存在者的自由状态。而计时方式的日益精确化会带来两个与人的存在本性相冲突的方面:首先,时间效率是否可以无限提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据笔者的研究,时间效率是具有弹性的,遵循典型的拉佛曲线模式,即逐渐提高,到最高点时,无论怎样改进措施,时间的效率不升反降,其背后原因就在于人固有的生理与心理极限,这也就是近代工业化以来出现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其次,人的自由怎样在时间中体现出来?人的存在价值必须实现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这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把人从为单纯生计奔波的时间中解放出来,由此,自由才能在庸常的世俗生活中绽放,这是时间的自由价值,也是时间的张力所在。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日益被严重地局限在生存层面,已经不适宜再无限地提高效率,否则会出现群体心理疲劳。我们不但要在大地上劳作,更要诗意地栖居!
说明:这篇小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2012-5-2的A10版,发表时编辑把名字改为《1小时48分钟可行吗》我觉得挺好的。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56599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