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别了2011:重提希望
2011-12-31 14:07
阅读:5888
标签:class, target, center, 2011

别了2011:重提希望

        手里的活还是无法按计划及时清理干净,有些失望,也罢。今天是本年度的最后一天,给自己放假,间歇里写两句话告慰一下自己逝去的岁月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网上调侃那些写总结的人的句子很有苦涩的味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写总结。此刻,哥就在写那些无聊的总结。这一年的总体感觉是困,我已经练成了多种方式睡觉,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可以安然入睡的,终于有点像野战军的风格了。

这一年总共完整地看了27本书,还有10本书看了一半。按照惯例,一年应该看三十来本书,总体感觉比去年少,好歹完成了自己的最低任务:每天20页书,一年24本书的任务。

这一年上了很多公共课。有进步,也有遗憾。希望那些经过思考过的信念会有一点反响。

这一年大大小小文章写了34篇(与学生合作三篇),内容与时间安排要调整一下。

这一年写了149篇博客文章(包括这篇,其中好像转载了3篇),还算勤奋。

这一年还有很多投入大量心血,费力费时的工作都失败了。

这一年代表系里回母校东北大学参加陈昌曙教授的葬礼。祝先生天堂里快乐!

这一年暑假开学前回中南大学,见到老战友蒋美仕教授、左高山教授、雷良博士、阳建国博士、罗晓红、张卫良教授、董山民博士等友人,把酒言欢,甚是快意人生!

这一年闪电般去清华大学一次,与刘兵教授合作愉快!

这一年删掉了1000多封邮件,信箱都满了。

这一年去大连参加第十五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见到我的硕士导师王子彦教授、还有大工的王前教授、王国豫教授、洪晓楠教授、王续坤教授等友人,也见到了以前的硕士生龚超博士。另:大连会议期间,偶遇曹聪博士,我们打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赌局,虽然我输了,但是,不能掩盖他的意义。如曹兄哪日归国,一起小聚!

这一年去合肥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东亚科学史会议。

这一年去华东师大,串访第七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

这一年去上海社科院院参加中青年科技哲学论坛。

这一年参加上海市科技史协会会议。

这一年回母校山西大学,上两次课,见到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拜会了导师邢润川教授和郭贵春教授。把此次山西之行的温暖场景记录一下:安军副教授、李树雪副教授、郭建波副教授、殷杰教授、乔瑞金教授、薛勇民教授、张培富教授、魏屹东教授、王殊彦教授、胡瑞娜副教授等,与弟兄们喝酒畅快淋漓,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谢谢你们的友谊。

这一年大醉数回,无悔。

        这一年很忙碌,也有些疲惫。经历过的很多事情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循环播放,很多场景也是颇多无奈。在失败中成长,说起来总有些滑稽的味道,而我更愿意认同曾国藩的心态:屡败屡战。把败由果变因,这是一种强人的生存技巧。中年了羞说理想,生活在一个把希望日益垄断,希望逐渐从日常用品演变为奢侈品的年代,我们是否还要珍视希望?其实,这里有一个思想的陷阱:一旦你得到了希望,你将拿他做什么呢?希望是一种内容飘忽不定的目标,而目标的最大功能不在于去实现它,而是用他来指导行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如何,我们还是要重提希望,哪怕是一种虚无的安慰,毕竟你要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种过硬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只有经过希望的筛选才有资格。套用歌德老兄的一句话:为了达到某种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我们需要希望,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希望上瘾。

             2012不是世界末日,即便是,我们也要有信心把它过成日常生活。为一些小感动、小幸福、小成功、小失败、小希望,把它过得风生水起。因为,我们是一群靠希望过活的人!此时此刻,祝福我散落天涯的朋友们,虽然这是一个希望的贫瘠年代,但让我们在寂寥的年代本着神圣责任再多坚持五分钟,成为彼此的希望!

2011-12-31于南方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相关专题:盘点201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5240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