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一次会议的点滴记录与随想 精选

已有 4913 次阅读 2010-4-19 23: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次会议的点滴记录与随想

2010418,四月的阴霾里难得遇到如此的好天气,阳光明媚。这天下午,第三届上海中青年技术哲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主办。参会者有我以前的老师和朋友们,大家也都是好久没有见面了,这次相会也是令人激动的事情。本次会议能够圆满举行,需要感谢很多人,首先是学院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大力帮忙,也要感谢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个高校的科技哲学的同行们。通过这次小规模的会议,热烈的争论,哲学再一次以它古典的形式展现人们面前:对话。这也是我心目中的哲学形象。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论坛组织两个报告,按照报告与讨论相结合的会议结构推进。复旦大学王志伟副教授所做的报告:《技术与人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有没有永恒的人性?人性是先天的,还是技术建构的产物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令人深思的,也是一个公认的好话题。我原准备做个《技术与启蒙》话题,本人一直在琢磨,技术进步一定能够带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吗?技术与启蒙的理念是否是矛盾的?由于前段时间一直忙,这个问题自己没有想得很清楚,再加上这些年我很少搞技术哲学的东西,一旦做起来,还是很难马上进入状态,所以在17日夜里临时改变了主题,考虑做一个科技政策方面的话题,毕竟这也是STS领域的问题,不至于太跑题,再加上,对政策话题我这几年也一直在思考一些东西,相对来说,选择这样的一个话题还相对熟悉一些,为了便于讨论,因此选择了《科技政策的敏感性分析》这样一个话题,一旦那真正做起来,发现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论述还存在界定模糊的问题,但是基本思路与问题应该是明确的,也希望通过这个讨论能够把一些困惑与谜团解开。(希望下个月有时间把这个做出来)

会议是短暂的,但是通过讨论,一些沉默的或者遥远的声音开始鲜活起来,一些平日里被忽略的思考开始浮出水面,一切都开始变得很近、很亲切。我喜欢这种如林中空地般的澄明:有阳光从上面投射下来,空地上的小草,还有那些草尖上滚动的露珠,晶莹透亮。

再次感谢我的学院、我的领导、我的老师、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们,还有我的学生们,是我们大家一起促成了一次精彩的会议。也祝福下一届举办的更好!

2010-4-19夜于南方

文中图片来自我的同事闫宏秀副教授,图片格式我不会转换,转到贴图版就变成了这种水彩画的效果了,呵呵,也不错,特此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313896.html

上一篇:是谁在发垃圾邮件?
下一篇:介绍一个国外同行:Christopher Ab Peacocke
收藏 IP: .*| 热度|

19 周可真 武夷山 黎在珣 孟津 陈儒军 闫宏秀 陈绥阳 罗帆 曹聪 李宁 盖鑫磊 刘圣林 吕乃基 张天翼 孔晓飞 蔣勁松 左正伟 丛远新 焦宏远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