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朱迪斯.巴特勒:一个女权主义哲学家
2025-5-7 17:20
阅读:283

fotonoticia_20220905115526_1200.jpg

为了写点东西,前几日把美国女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的一本小书《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又找出来翻翻,从书中留下的阅读记录来看,最早的阅读日期是2010年9月8日中午,算下来到今天已经整整15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今天重新阅读那些文字,不论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对有些事情竟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经验的共鸣吧。

上个世纪末,我疯狂的喜欢上了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一些作品,读的比较多的作家印象中有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罗兰巴特等,主要是法国的学者。至于这些人带给我的影响至今已经说不清了,也许一个人到老年时他的想法中已经夹杂着年轻时的很多向往与憧憬,然后又不知所踪,也许我们总是以遗忘的方式去记住那些混沌的时光与懵懂的想法。坦率地说,这本小书并不好读,如果没有先前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很多说法根本不知其所云,还好有一些年轻时的储备,读下来并不是很困难。

1、我们习惯于把权力想象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压迫主体的东西,是使主体屈从(subordinates)、下置并降级为一种较低等的东西。但是,根据福柯的观点,如果我们认同权力同时形成了主体,并提供了它存在的条件和欲望轨道,那么,权力就不单单是我们所反抗的东西,而在很大意义上,权力是我们的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和我们在我们所是的存在中所隐匿和保有的东西。P2

2、主体强烈地依恋于他(她)自己的屈从。如果一个主体可以被展现为是对他(她)的屈从地位的追求和维持,那么,以此类推,也许最终屈从的责任是存在于主体的。主体的形成和屈从是同时发生的,这在精神分析的场景中,已经得到暗示。P6

4FCAT_3_aHsBfVB9Gl2nKJ.jpg

关于作者: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

Judith Butler (born February 24, 1956, ClevelandOhio, U.S.) is an American academic whose theories of the performative nature of gender and sex have been influential within Francocentric philosophy, cultural theory, queer theory, and some schools of philosophical feminism from the late 20th century.

大意是说:

朱迪斯·巴特勒(1956年2月24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是一位美国学者,其关于性别和性的表演性质的理论在20世纪末的法国中心主义哲学、文化理论、酷儿理论和一些哲学女性主义流派中产生了影响。

Butler’s father was a dentist and their mother an advocate for fair housing. (Butler’s pronouns are they/them.) After attending Bennington College, they studied philosophy at Yale University, receiving B.A. (1978), M.A. (1982), and Ph.D. (1984) degrees. They taught at Wesleyan University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where they were appointed Maxine Elliot Professor of Rhetoric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1998. They also served as Hannah Arendt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in Saas-Fee, Switzerland.

大意是说:

巴特勒的父亲是一名牙医,他们的母亲是公平住房的倡导者。(巴特勒的意思是他们。)在本宁顿学院就读后,她在耶鲁大学学习哲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78年)、硕士学位(1982年)和博士学位(1984年)。她曾在卫斯理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98年被任命为Maxine Elliot修辞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她还曾担任瑞士萨斯费欧洲研究生院的汉娜·阿伦特哲学教授。

对于她的女性主义研究我不熟悉,也不感兴趣,她的作品很多,在西方世界很有影响,她也是多所大学的杰出教授(椅子教授),但是从照片上这女人长的棱角分明,很像帅哥。不论怎样,巴特勒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掌握还是很让人佩服的,揭示人的存在状态时刻是哲学家们的一个主要任务。上述摘录的两句话写的就很有气势和深度,我们都在屈从,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却很少思考,也许这个研究路径是值得国内学者借鉴的。

关于本书的信息:

朱迪斯●巴特勒著,《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张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难度系数:4.5

价格:16元(16年前书还是比较便宜的)

0ff41bd5ad6eddc451da2d8c2b82a1fd5266d0169509.jpg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5-5-7于南方临屏涂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48481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