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把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威尔逊晚年的一本小册子看完,这本小册子《人类存在的意义:社会进化的源动力》,这本小书就是高级科普,读起来不费劲。抛开生物学知识不谈,威尔逊晚年特别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知识大融合的概念。我相信到晚年的时候他会发现科学在很多方面的无力感,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
列两句本书中我比较喜欢的句子:
1、我们并非命中注定要达成任何目标,除了我们自身之外,我们不需要去回应任何力量的召唤。P9
2、群体选择和个体选择的竞争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在群体内部,自私的个体战胜了利他的个体,但是在群体之间,利他的群体打败了自私的群体。或者说,个体选择滋生罪恶而群体选择孕育美德。P31
3、复杂性必然伴随着脆弱性。P99
最近几年看过几本威尔逊晚年写的书,大都是科普,他的文笔很好,一生中获得两次普利策奖,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早些年曾买过一本台湾版的《社会生物学:新综合》(记得没有看完,内容大多也忘了),那是本学术著作,威尔逊是以研究蚂蚁起家的,著作甚多,也被称作“社会生物学之父”。
关于作者的具体信息如下:
Edward O. Wilson (1929–2021)
BOSTON (AP) — Edward O. Wilson, the pioneering Harvard biologist who advanced the provocative theory that human behavior such as war and altruism has a genetic basis and warned against the decline of ecosystems, has died. He was 92.
Wilson was “called ‘Darwin’s natural heir,’ and was known affectionately as ‘the ant man’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as an entomologist,” according to an announcement posted Monday on the E.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s website. He died on Dec. 26 in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It would be hard to understate Ed’s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but his impact extends to every facet of society. He was a true visionary with a unique ability to inspire and galvanize. He articulated, perhaps better than anyone,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David J. Pre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E.O. Wilson Biodiversity Foundation, said in a statement.
大意是说:
波士顿(美联社)-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1929-2021)去世,他提出了战争和利他主义等人类行为具有遗传基础的挑衅性理论,并警告生态系统的衰退。他享年92岁。
周一,威尔逊生物多样性基金会网站上发布的一则公告:威尔逊“被称为‘达尔文的自然继承人’,并因其作为昆虫学家的开创性工作而被亲切地称为‘蚁人’”。他于12月26日在马萨诸塞州伯灵顿去世。
威尔逊生物多样性基金会董事会主席David J.Pren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很难低估Ed的科学成就,但他的影响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他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具有独特的激励和激励能力。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阐述了人类的意义。”。
威尔逊在阿拉巴马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田纳西大学),然后一直在哈佛工作到1996年退休,历时41年,人生中余下的25年也是闪闪发光!
关于这本书的信息:
爱德华.O.威尔逊著:《人类的意义:社会进化的源动力》,钱静、魏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价格:69.9元
难度系数:3.0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4-7-25凌晨于南方临屏涂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44361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