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科技投入的账不能这样算 精选
2023-8-16 16:41
阅读:9005

Science-1200x630-1.png

科技投入的账不能这样算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据澎湃新闻网202387日报道,广西一高校获1.31亿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这则新闻一经刊出,立刻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本能地猜测:广西科技界是否处于尸位素餐或躺平状态,白白地浪费科研基金,甚至会引发人们更广泛的遐想:这是否代表了中国科技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也引发全社会的担忧。客观地说,这篇抢眼球文章的传播效果是达到了,但也给科技界的声誉与形象带来了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后果。

这则新闻之所以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热议,原因有三,其一,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形势不好,各行各业都缺钱;其二,以高校为代表的科技界却占有大量科技投入,然而却没有产出与之相匹配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其三,公众基于朴素道德感与简单的成本-收益原则考量对零转化率的结果无法接受。由此,科技界妥妥地被钉在无能或不作为的耻辱柱上,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而且这种刻板印象不但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于中国科技界的认同与支持,甚至还会引发质疑与问责狂潮,进而严重侵蚀科研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

这则新闻巧妙地用了两组不对称的数字:科技投入数与项目数,以及成果转化率为零,以及公众对科研活动分类的陌生,由此快速在公众头脑中形成一种偏差认知。为此,我们需要做两个澄清:其一,某高校的1.31亿元科技投入共实施了862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15万元,而且这些项目都是2020-2022年度地方财政拨款的,由此算下来,每年每个项目平均也就5万元;其二,大科学时代,科研活动的范围非常广,国际上通常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我们所熟知的研发投入(R&D)就是根据这种分类划分的。不同的研究类型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基础研究其产生的成果是科研论文,根本无法转化;即便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的成果也有很多是无法转化的,如工艺、技术改进等。抛开这种宏观分类不谈,即便回到微观的细分学科,那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也是无法转化的。由于公众对于科研活动分类并不是很了解,产生误解也在意料之中。试问这862个项目里有多少是基础研究类项目?又有多少是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如果把这些排除在外,还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吗?再极端一点,即便这862个项目团队都是理工科的,试想当下15万元的科技投入又有多大可能会带来重大科技创新呢在很多落后地区科技投入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培养人才以及保证区域整体科技水平不下降试问这项功能可以用科研成果转化率指标来衡量吗

客观地说,在中国所有社会建制中,科技界是资金使用绩效最好的子系统,我们不妨以2020年的数据做一点简单国际比较,当年中国科技投入为24393亿人民币,投入强度(R&D/GDP)为2.4%,同期美国科技投入为7208亿美元,投入强度为3.45%。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2021年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80521 篇,占世界份额的35.3%,排在世界第1 位。美国发表论文41168 篇,占18.0%,排在第2位的。在专利申请与授予方面我国多年来一直排名世界第一。要知道,我们的科研投入仅为美国的一半,而全时当量科研人员数量是美国的1.5倍左右我们的科研产出接近美国的2倍,中国科技界在世界科技界面前仅用20多年的时间就打造成名片式的劳模形象:钱少、人多、出活,总体绩效表现位列世界前列。试问中国还有哪个子系统能用如此少的投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目前中国科技界仍处于边际产出递增阶段,此时增加科技投入不仅可以收获更多的科研成果,还可以有效降低科技界内部愈演愈烈的内卷现象。

此次科技审计还揭示出两个在科研管理中经常遇到并常引起认知混乱的问题即决策与认知问题首先,决策层面,科技发展应该采取重点攻关还是均衡发展这不是鱼和熊掌的二选一问题,笔者认为,依据重要性,科技均衡发展排序占先,然后才是重点攻关,这两者完全可以通过规模调控实现兼容,有能力的时候就多搞点重点攻关领域,资源不足就少搞点。这种观点经常被人称作撒胡椒面模式,问题是散胡椒面很多时候真的比一枝独秀更有利于地方社会的发展,试想一个高中生,是严重偏科的容易上大学还是均衡发展的容易上大学,哪怕是低水平的均衡也比严重偏科的有更大的成功概率。对区域科技发展来说,亦是同理。在科技迭代速度如此快的今天,如果短板总是得不到加强,那么它将被永远地抛在后面,毕竟科技发展在底层是需要积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撒胡椒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迭代不是建基于沙滩上,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撒胡椒面式的资助模式,最大限度上培养了多领域的人才,哪怕这些人才不是最优秀的,那也比啥都没有要强百倍。

其次,从认知层面上看所谓的闲置资金就是一个伪命题。财政预算与科研活动遵循不同的规则。众所周知,现在各类科研项目很难申请到,而中国大部分科研人员都要靠这点经费维持基本科研活动与团队运转,一旦获得一个项目,也大多是节省着花,以此保证科研活动是连续的,而项目申报存在丰年与歉收之说,为了应对项目申报失败带来的冲击,大多团队会把一个项目经费使用时间拉长。遗憾的是,财务部门基于预算习惯采取一刀切式的收回结余资金,这是很愚蠢的做法,不但破坏了科研团队的正常运行秩序,而且还造成了浪费性的突击花钱,道理很简单,与其被白白收走,还不如突击花掉。这种浪费是制度性缺陷导致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很多科研团队采购了大量使用率极低的仪器设备,而这些原本是可以通过花少量钱利用别人的设备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常识,相信每个科研人员都是敬业的,也是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科研工作计划,政府不用管那么多,松绑有时候就是最大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充分借鉴。

科技作为一种重要社会建制也是脆弱的它要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批评,但是,这种批评要符合实际,一旦立论基础有问题,很容易摧毁科技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很难,科技史中有太多这类案例。笔者从事科技评论已经20余年,对科技界存在的诸多弊端有过直接的批评,这些年下来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制定前瞻性政策,设计好规则,抓大放小。回到本文案例,一所高校三年间的科技总投入仅为1.31亿元,这个规模还不如国内某些大咖的个人经费数,更何况这涉及862个团队,每次审计的繁琐以及劳心费神程度相信经历过的人都能想象得到,这就让监管部门与科研主体都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而真正重要的问题却在这些一地鸡毛的琐碎中被遮蔽了,更为糟糕的是科技界的正常科研活动被严重干扰,导致科技共同体怨声载道。解决此类困境的关键就在于抓大放小,把审计的重点集中在那些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重大专项上,这样审计部门的效率会更高,更能发现那些隐而不显的深层次问题,而且这种有限监督对科技界影响最大化、干扰最小化。如果审计部门一味把目光盯在那些数量庞大、金额较少的项目团队上,这样的监督实在是乏善可陈,倒不如说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在整个国家努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科技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三条:首先,助推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解决卡脖子问题;其次,通过资源投入与政策安排保证知识与人才的持续稳定供给;第三,通过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调整,实现科技均衡发展,至少保障落后地区科技水准不倒退,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才能落到实处。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对于科技数据的解读要符合科学精神,不能误导公众,否则一旦科技体系在不当社会舆论的冲击下无限叠加,将造成科技共同体出现混乱、厌倦、躺平、甚至退出,原有秩序将被摧毁,这绝非危言耸听,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科技以及在国际形势如此波诡云谲的当下,这场豪赌我们承受不起。

R-C 秋天.jpg

【博主跋】这是上周写的一篇小文章,现发在《中国科学报》2023-8-16的A1版,与崔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3-8-16于南方临屏涂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39926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