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存宽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2015-11-17 13:35
阅读:2651
标签:考核, 生态文明, 测不准, 建设绩效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预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在全国迅速展开。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结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视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初衷。

  中国当今并不缺乏有关环境的考核评估,全国也在推行一系列创建、评比活动。它们在推动环保等相关领域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只为“拿牌子”、走过场、形式重于效果等问题。比如2007年太湖蓝绿藻污染事件发生时,太湖流域的城市有许多是环保模范城。

-

  在“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今天,依然发生几乎覆盖全国1/3领土面积的雾霾、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类考核普遍具有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力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以及“划线打分”的一刀切做法。比如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GDP考核”和“环境政绩考核”。在政绩考核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而且往往表面越严格的考核,其扭曲的可能性和扭曲的程度往往也越高。

  笔者认为,生态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自己的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另外,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应在基层。因此要避免“测不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考核要同等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参与”。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外,来自民间基层、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才是建设生态文明不竭、长久的动力之源。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的是为了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协商和互动,以达成生态文明价值共识,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目标。考核的目的应是导向与约束并重。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是确定性的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不仅要反映考核对象的静态表现或绩效,还应反映其在可比较的范围内的水平,以及考评对象相对前一时期的进步和相对未来发展目标的差距。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意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分行政层次地实施。特别突出基层政府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方面的职能,同时切实掌握当地不期望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实况。真正在基层落实与强化“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包存宽 徐曼  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本文刊于2013-08-09《环球时报: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08/4225611.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包存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8156-93598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