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四)

已有 3083 次阅读 2015-10-9 18:0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单, 读书笔记, 梁漱溟, 拯救过去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 》由梁漱溟先生所著。

1.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都不相远。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伟大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之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种种不同,悉决于此;特别是社会构造的演化不同。周孔教化“极高明而道中庸”于古代家庭家族生活无所骤改,而润泽以礼文,提高其精神。西洋却由基督教转向大团体生活,而家庭以轻,家族以裂。此其大较也。

2.崇拜祖先,完全以家族体系组成底社会,所谓宗法社会者是。其社会所由组成,一恃乎宗教。他们亦有法律,亦有政治,亦有战争,亦有社交娱乐;但一切的一切,原本宗教而为宗教之事。那时人对于神敬畏甚至;但家各有神,彼此不能相通。不但不能相通,且各守私秘,隐相排斥嫉忌。

3.基督教精神,可约之为三大点: 第一,“神”绝对唯一,与从前有多少家多少邦即有多少神者完全不同了。神不在世界以内,而超于其上以主宰之。宗教意义与宗教形式全都改变。畏神者(畏神震怒降祸),变为爱神。对于神亦不再供饮食牺牲;所祷亦迥非符咒。第二,兼爱同仁,与从前区分别族内族外,自私于内而相仇于外者完全不同了。以上帝为父,人皆如兄弟之相亲。教义公开宣传,热心救世,一反各守私者所为。 第三,超脱世俗,与昔之宗教仍逐逐营营于现世生活者完全不同了。盖以分灵肉为二事,每人只肉体(及其物质生活)这一半,是属于现前社会底;而灵魂自由,可径接于上帝。既然宗教所求不在现世,愈少参加世上事物愈好。

4.任公先生晚年著《中国文化史》,其社会组织篇第七章讲乡治,第八章讲都市;他研究之最后结果,仍是“中国有乡自治而无市自治”一句话。

5.在民族品性National Characteristics的缺点上充分见出。

(一)不讲公德、缺乏国家观念、自私心重; (二)缺乏纪律习惯、公共场所没有秩序; (三)缺乏组织能力,如一盘散沙; (四)好徇人情,缺乏法治精神。

6.中国之不同于西洋,即在没有构成这两面(阶级对立)。其生产手段没有被垄断于一部分人底情势。此其所以然,盖有三点: 第一是土地很早便解脱于封建束缚而自由买卖,人人得而有之。 第二是遗产很早便是诸子均分制,而非长子继承制。 第三是蒸汽机电机迄未发明出来,乃致较大机械亦没有,集中底大规模生产遂无可能。 由于第一第二两点,就使土地难于集中而垄断之,由于第二第三两点,就使工业上没有什么集中而可垄断底资本。农民很可能是自耕农,工人多半有他们自己底作坊。这就是:生产工作者恒自有其生产工具,而自行其生产。各人作各人的工,各人吃各人的饭,只有一行一行底职业,而缺乏两面对立底阶级。

7.遗产均分,为中国社会一特色,西洋日本都不如此;而且在中国几乎行之两千年之久了。

8.其实经济上之趋于分散不趋于集中,趋于消费本位不趋于生产本位,其情势早决于社会组织之伦理化,遗产均分不过顺沿此情势而来,又予以有力之决定。再加以土地自由买卖,其结果就使土地时有转移,贫富时有升沉。

9.现在来比较中西文化之长短如何?我们可以答复一句:西洋长处在“人对物”;而中国长处则在“人对人”。

10.何以言之?此须先说明人类文化原包含“人对物”和“人对人”两大部分。所谓物,即指大自然界之一切,不但山川草木鸟兽皆在内,就是人的身体也在内。人的生活一时不得离开自然界,自然界可以养活我们,但我们如不能控制它、利用它,它也能成为我们的灾害。但如何能控制它、利用它呢?那就要从明白它、了解它入手,此即科学之事。近代西洋人最伟大的成功即在科学技术之进步,为古人之所无,亦为他方人之所无。所以说西洋人长处,在“人对物”。

11.我们说中国所长在“人对人”,因为中国真能承认旁人,而不是为外力所逼,不得不承认旁人,像西洋民主那样。此自动承认旁人,出于仁爱之情,是非之义。人与人之间,原是只该讲理,而不该讲力的。以强力加于物则可,加于人则不可。此所谓讲理之理,不是客观物理,如许多科学书内所讲之原理原则,而是主观情理,如中国书内常讲之仁义、忠恕、信实,公道等。盖即从中西两方学术思想观之,亦可见出,一则多用心于人对人之间,一则多用心于人对物之间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926844.html

上一篇:研究所的山楂熟了
下一篇:海棠果长残了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6 武夷山 尤明庆 朱晓刚 王小平 JIANHU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