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淞沪会战牺牲的抗日英雄

已有 7493 次阅读 2015-1-22 18:4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读书笔记, 抗日英雄,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历时3个月,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总数达75万人以上,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等。有资料显示,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达30万,而日军投入总兵力达28万人,伤亡5万人左右。战后陈诚总结说,中国军队此役投入兵力数倍于日方,最终仍然失利,并且伤亡人数也数倍于日军,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装备远不如日军,人海战术毕竟难敌火海战术。

有的人死了,如烟消云散;有的人死了,却让世人无限的敬仰;在抗战中牺牲的无数英烈显然属于后者,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

阎海文(1916–1937),辽宁北镇人,空军飞行员,早期抗战的空军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前往北平东北中学就读。1934年秋,考入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1936年10月毕业,分配至空军第5大队24中队。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奉命轰炸上海虹口日军司令部,不幸壮烈殉国,年仅21岁。

蔡炳炎(1902–1937),字洁宜,安徽合肥人,黄浦一期和陆军大学特别班一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第45师268团少将团长兼综合警备司令。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罗店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时年35岁。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人。黄埔六期,参加过北伐多个著名战役,屡立战功。在宝山保卫战中,所部守军全部阵亡。牺牲时,年仅28岁。

 秦庆武是湖南浏阳人,1919年参加湘军。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35军2师,参加北伐,屡立战功。1937年9月23日,他奉命率第113团开赴淞沪战场。他组织那些被打散的士兵,趁黑夜强攻日军,数次从敌军手中夺回阵地。战斗进行到17日清晨,第113团第三次夺回郭家牌楼阵地时,全团1 400余名官兵只剩50余人。秦庆武身上多处负伤,流血不止,仍坚持指挥官兵死守阵地。当全团仅剩下11名官兵时,因阵地被毁,秦庆武命令大家利用弹坑固守待援。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师预备队已用尽,无力再进行增援。见日军一步步进逼上来,秦庆武大吼一声,手握马刀冲出掩体,奋勇砍死4个日寇。拼杀中,秦庆武再次负伤倒地,又被一名日军刺中要害,英勇捐躯。此役,第113团全体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林相侯是四川泸州人,1920年从军入伍,后来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任杨森部警卫大队排长、营长、上校团长等职。他是川军在淞沪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第一位团长。

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1894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1933年春,日军侵略热河,吴克仁被任命为第117师副师长,参加长城抗战。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发生混乱,吴克仁力挽狂澜,避免了一场自相残杀的灾难。“卢沟桥事变”后,吴克仁率全军将士主动请缨,在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松江,时年44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861878.html

上一篇:紫荆花
下一篇:科四过了,坐等驾照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15 侯成亚 周可真 李学宽 王小平 温景嵩 徐晓 赵美娣 白图格吉扎布 汪晓军 余昕 biofans xubaiduo dulizhi95 zywsy2010 zxk73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