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冷眼看世界》一本晦涩难懂的读物

已有 6625 次阅读 2013-12-21 18:49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冷眼看世界》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所著。弗兰兹·卡夫卡,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难懂的书,读该书就像雾里看花,看不出所以然来,但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现摘要一些句子,留着以后慢慢消化。

1. 人类的主罪有二,其他罪恶均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懒散,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懒散。由于懒散,他们被驱逐;由于懒散,他们回不去。

2. 从真正的敌对者那里有无穷的勇气输入你的体内。

3. 对恶魔不能分期付款——但人们却在不停地试着这么做。

4. 理解这种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之大小不超过你双足覆盖的面积。

5. 善在某种意义上是绝望的表现。

6. 恶是人的意识在某些特定的过渡状态的散发。它的表象并非感性世界,而是感性世界的恶。这恶在我们眼里却呈现为感性世界。

7. 道路是无尽的,丝毫不可缩短,丝毫不可增加,可是每个人还都想把他那幼稚可笑的一米加上去。“没错,这一米你也必须走,人们不会忘记的。”

8. 恶的一个最有效的诱惑方法是挑战。这就好比同女人的斗争,它是在床上结束的。

9.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10. 以往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提问得不到回答:今天我不能理解,我怎么竟会相信能够提问。但我根本就不曾相信过什么,我只是提问罢了。

11. 虚荣是丑恶的,本来它应该自杀,而它却仅仅自伤,于是成了“受伤的虚荣”。

12. 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他一生就开始考察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相称的。

13. 谁若寻找,便找不到;可是谁若不找,便会找到。

14. 精神自由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15. 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它无法认识自己;谁要想认识它,就必须是谎言。

16. 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17. 人的根本弱点不在于他不能取得胜利,而在于他不懂得利用胜利。青春战胜一切,战胜原始欺骗、隐藏的魔障,可没有人在那儿适时地捕捉那些胜利。使之变成活生生的东西,而新的青年则由于马上就要受到新的一轮进攻而痛苦,想要获得自己的胜利。于是,魔鬼虽然不断地被战胜,但从来未能被消灭。

18. 相信一切事物和一起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19. 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嫌弃的影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751754.html

上一篇:今天,科学网给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下一篇:好有爱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3 朱晓刚 dulizhi95 zywsy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