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自从开始搞科研以来,基本上养成了更新文献的情况。更新的频率一般一个月一次,不过最长不会超过两个月。更新文献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研究方向最新的工作,看什么新进展,以及了解同行都在做什么,这样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如果没有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浪费有限的时间。最典型的案例及时,好不容易有个idea,花费千辛万苦做了出来。正准备投稿时,发现这个工作已经有人做了,结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别人的对比,发现效果比别人的还差,直接傻眼了。
今天在更新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特别的文章。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该论文是独著,且作者的身份是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正常来说,论文作者是独著很平常。因为我不少论文都是独著的,只有唯一的作者。
但这对于硕士生来说就有点反常。因为按照国内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机制,硕士研究生都会有指导教师。其实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利用了学校的资源或者导师的资源,严格来说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导师必须要署名。
然而,这篇文章是学生独著,并没有导师的署名。后来,看了学生的论文以及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大致能够猜到学生为什么这样做。
该论文发表在一个曾经进入黑名单的OA期刊上。该期刊辉煌的时候一年发表超过1.5万篇论文,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菲APC费用。据了解一篇论文的版面费超过1.5万人民币。
因为该论文没有署导师姓名,且又要缴纳不菲的版面费。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学生自掏腰包发表论文。学生的自掏腰包发表论文的动机也比较明显,估计就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尽快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那么导师为什么不愿意署名呢?因为在破“五唯”政策的影响下,现在的论文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从以前的卷数量,变成卷质量。
低质量的论文尤其是发表在黑名单上OA期刊的论文,对导师不仅毫无用处(聘期考核与评职称都不算数),而且在黑名单期刊上发表论文多了,可能还会影响学术声誉。所以,从导师的角度来说,为了避免与学生冲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
不过,仔细看了论文的发表单位,让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因为在去年我下载的一篇硕士研究生独著的论文,也是来自这个单位,而且是同一个学院。这两硕士生虽然入学时间不一样,但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一样的,不仅论文发表的期刊也是一样的,而且论文的研究内容也是同一主题。
所以,基本上可以大胆猜测,这两硕士生都是来自同一个导师。如果这两学生都是背着导师私自论文,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如果导师在知情的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这种行为,那么说明这个课题组的氛围不行。
总之,研究生私自发表学术论文的行为不可取,踏实做好工作,毕业还是容易的。至少目前还没有见过不能毕业的研究生。
本文于2025年9月12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50975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