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感想
文/2018级园艺龙师倩
说实话,在看到这学期的课表中有互联网+和Python时,我是惊讶的,继而不解:我是学园艺的,又不是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不是折腾我吗?然而,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了解之后,我对这门课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且先不说互联网+在当代有什么作用和影响,这些都很虚很空泛,这门课真正让我学到的,是张忆文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你们要自己去思考。”在上课过程中,张老师会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跳出教材,也没有固定的答案,为的,就是让我们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教育一直在要求我们寻找“标准答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分,可是大学不一样,大学老师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做人。虽然我一次都没有举手回答过张老师课上提出的这些发散性问题,因为我害怕答错,可是我有认真地思考,在听到其他同学的回答时也让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补充。我想,这该算是一种收获吧。
勇于打破舒适圈,才能活得更加精彩。经过大一上一个学期的摸爬滚打,我已经成了一个“老油条”了:上课不听讲,要考试了再来临时抱佛脚,因为即使这样我上学期也还是拿到了较高的绩点排名。我在刚上这课的时候也是极不认真,要么看课外书,要么写实验报告,总之没怎么认真听过讲。园艺专业的学习氛围实在是很轻松,相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我们的课程比较少,这使我一直处于自己的舒适圈内,有点不思进取,反正到时候再来努力也可以。但是张老师的课比较不一样,平时成绩同样重要。静下来时,我会思考:上一门课的目的就是记住老师上课讲的和书本上写的内容吗?我想不是。
张老师第一次上课就给我们立下马威,铁板一块的样子令我害怕,我打从心底里认为这是个脾气暴躁不好惹的老师。但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发现张老师指导学生做题时还是挺温柔的,并不像在讲台上那样一板一眼。我知道张老师也教数学,在利用互联网+课讲解Python那次,老师给我们挖了很多“坑”让我们跳,与数学思想异曲同工,一个多学期没有接触数学,我居然惊奇地发现,数学还是很有意思!虽然我的数学成绩很一般,但是我想,人生值得挑战,因为我一直在考虑转专业的事情,而转专业需要补修一年都没有接触的高数。也许这个话题有点跑题,可这是我从张老师的课上得到的真实感悟,是一份额外的收获。
非零即为真,存在即合理。一位日本哲学家说过:“我所经历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的武器。”也就是说,打不倒我的,都将让我成长。学校安排了我们学习这门课,不管我们能不能从中学到对自己人生有益的知识,其中学习的过程和学会学习的方法是弥足珍贵的。我想即使我以后都不会再上张忆文老师的课,我也会记得这位特殊的老师。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经历过,便是成长。谢谢互联网+课,谢谢张忆文老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