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令我心碎的消息,与我同龄又是我老乡的华东师大青年学者江绪林老师自缢身亡。从外面回家之后,我详细看了他的遗书,越发觉得江老师真的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可是,为什么这么好的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却不能坚强的活下去呢?
死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陶渊明说“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前几天我还深刻反思了一个儿子对于湖北农村家族的意义,对于一个父亲而言,儿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希望,为什么江老师这么轻易的就扼杀了一个父亲的期望。
我是一个真正的理科生,对于哲学这些不懂,不敢妄言,不过出于想探索江老师的思想轨迹,我从网上找到一些江老师的文章阅读。不难看出,江老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勤于思考并勇于追求理想,然而江老师却选择了在最有创造力的时候离开这个他曾经为之付出努力的世界。
学术圈到底怎么啦?
前一段时间看到学生自杀,现在又看到青年老师弃世,甚至有人断言,还会有青年老师效仿。如果预言成真,这简直太恐怖了。
人文学科的世界其实我不是很懂,虽然我特别希望能读一个文科类的博士,好让我在思考问题写文章的时候更全面,不至于有些事情想去思考却不知道采取什么办法,用什么样的文字描述,只是一直就没有机会。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又做了几年的学术专著编辑。我特别愿意参与到我可能的作者的科研活动中,比如尽可能去拜访作者、了解作者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我一直认为只靠邮件约稿不去实际拜访作者本人,与他做朋友,了解他的工作,是很难组到真正好的稿件的,更难出版真正好的专著。
在我拜访作者、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对于理工类学术圈,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
学术圈慢慢在向好发展。其实认识到学术圈的种种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探讨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一个总认为自己没有病的人你怎么让他去治病,只有他看到自己病了,才会积极去医治。
我在与教授们交往接触的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到很多学者们都开始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与很多年前我读本科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我觉得教授们更注重自己的专业性,比如我是学理工科的,我的老师大部分看着就是工程师,是和工厂机器等打交道的,这与当时的高校学科单一非常有关系,并且20年前留学归国的教授不多,本土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按照前苏联模式和思路培养的。
记得那时候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那时候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授们也是秉承这个思路成长起来的,所以不难想象那时候教授们的整体素质肯定没有现在的高。说到这里 ,我其实也是这句口号的受害者,我其实语文历史比物理化学学的好多了,但是因为这句话我成为了一名学电的大学生研究生,直到现在也没真正从事我喜欢的工作,单纯的裁缝和服装设计师是有区别的,对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气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些关系较好的教授,他们经常会在微信圈给学生推荐一些很好的书籍或者文章,与学生的互动联系沟通迅捷而密切。可以说,他们中大部分的教授都是三观端正、积极向上,为人也很诚挚善良。
另一方面,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越来越高,据 2015年的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2014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首次超出2%。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不管存在一些什么样的规则,科研经费总数的增多总归是好事,教授们可以申请到的钱也会增多,俗话说钱多好干活,经费充足,教授们也更从容淡定,更容易出成果,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术圈的土壤相对也会更好一些了。
在与很多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于学术圈现状的焦虑和思考,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他们更是希望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机制。我想,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这些改良甚至变革的工作中,学术氛围才会越来越好。一个假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正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才有可能去更好地改正问题。
学者教授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我在组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把我的作者看作客户,我更愿意把他们当作我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会经常交流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得不承认,这些教授中的大部分都是睿智豁达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都比我高。我经常说,这么聪明的一群人,真正的高智商者智力精英分子,办不好中国高等教育,不是一人之过也不是一群人之过,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存在问题。
刚刚有一篇被炒得很热的文章,叫做《圈养的教授》,里面不乏闪光点,很多地方说的很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教授正在认识这一问题并努力改变这个现状,而且这些努力是可见的并有成效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教授具有多学科多国家的教育背景,并且国内的学术界越来越积极参与到国际化交流中,比起以前言必称苏联老大哥,这进步不是一星点两星点。有交流就有碰撞,有了碰撞就会有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年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水平已然达到世界一流甚至在有些领域已经是世界领先地位。虽然学术腐败存在,虽然学术不公也有之,但是成就也是不可否认的。
前几天我的一个作者,也是教授的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他导师的介绍,老先生横贯音乐、科学和工程三大领域,并且都具有极深的造诣,这个教授感叹追师之路辛苦,其实他也不是一般人,在学术体育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平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种教授还有很多,去年就有一个教授跟我说不只是要出专著,学术成果需要及时总结,但是他还要出一本诗集,问我可不可以出。
并且,随着科研手段的越来越先进,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青年人才非常重视,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现在很多教授都非常年轻。我的作者群里有很多70后甚至80后,他们非常具有活力,也很有想法,有冲劲有干劲,接受的新思想更多,更为开放和乐观,也更想做事情,希望做出成绩。
阳光总在风雨后。学术从来都是一个圈,谁也不敢说之前的学术圈没有黑暗一面,也不敢说国外的学术圈就纯净完美,比如学者抱团,我觉得这是古今中外都有的现象,不只是学术圈,哪个圈都是,而且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存在这种现象。又有谁不希望和自己关系密切能力相当的人合作共事呢?彼此了解,三观接近、能力相当本来就是合作共事的基础之一。如果能够能人都抱团努力,智力最大化,使智力产出最大化也是美事一桩!
并不是一点不知道学术圈里存在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出身论,我就觉得很荒谬,龙凤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如果以出身论英雄,那这个世界还应该停留在父传子家天下的时代。我认为把人才分为三六九等本身就是极为荒谬的事情,据说有些高校在招聘的时候还要上溯三代到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以此判断是不是一个人才,这和张铁生时代的“白卷英雄”没有本质的区别。出身名门不是成为有创新能力和魄力的人才的必要条件,也不应该作为选择的标准。
有些学术圈的腐败也是触目惊心的,不只是在经费贪污上,学术圈的门阀化和一元性,也是学术腐败的一种形式,比如有的教授感叹,有院士的科研机构申报评审院士更容易,没有院士的科研机构评上越来越难,就其实就是一种腐败,一种权利占有。这种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研创新,最终危害到学术体系的健康发展,扼杀了学术发展的多样性,必须加以控制和改正。
正是这些问题逐一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去纠正去改变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学术体系的发展愈来愈健康,愈来愈完善。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唱赞歌,确实,我接触了很多很好的教授,他们严谨、负责,富有正义感,对学生对朋友也都非常好。我不否认学术圈存在阴暗面,但是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应该看到产生阴影的原因也是因为有阳光,我们必须让自己尽量地寻找阳光而不是只看着阴影。我真心希望江老师的悲剧不再发生,不再有悲伤的父亲,也不再有悲伤的朋友和学生。
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也许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 ,但是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至少在一个与学术圈有密切接触的外人看来,学术圈并不像传言的那样黑暗、腐朽和没落,在我看来,现在的学术圈正在走向新生、秩序和繁荣。
一个学术编辑的个人浅见,不当之处,还请轻点拍砖!也祝愿所有的教授学者们都开心幸福,勇敢并且坚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范运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8488-95757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