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Abel 在苦难中寻求那微薄却终将照亮前程的智慧之光!

博文

策解高校评估危机

已有 2743 次阅读 2008-10-12 15: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策解高校评估危机

策解高校评估危机
        高校评估实施十多年来,一直在褒贬争议中缓步前行。前一段时间,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位资深校长公开叫板教育部,更加重了对评估的负面评价。某校“照片门”事件,则使人们对评估由学理性论衡转变为情绪性攻讦,一条突发的网络新闻,使评估陷入空前危机。高校评估何去何从,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并非要不要评估,而是应如何评估。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管理专家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评估,从指标体系到操作技巧都要进行大的调整,如要使当前的评估走出困境,解除危机,至少应从如下诸方面进行调整:
    一、由官方负责转变为民间机构主持。目前的评估工作是由教育部新设立的一个司级机构负责,行政色彩太浓,建议参照国际惯例,委托一个或多个民间教育学术团体来主持。这些民间机构应为有资质的独立法人团体,他们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竞争评估业务,行政部门可以择优选定一个或多个机构。
    二、由公开视察转变为私密调查。在现行的评估模式中,专家组是公开的,于是人尚未到受评学校,所有信息都已暴露。专家的姓名、单位、专业背景与在受评学校的人脉关系都被人肉引擎搜索出,进驻学校后便被牵着鼻子走,所见所闻都是受评学校事先精心设计、刻意安排的,这样的考察能获得多少真实可信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建议借鉴国外著名企业的调研方法,总部要到下属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搞调研,并不通知下属具体时间,访客人数及姓名等,也不需要下属陪同接待。调查人员住到校外,不亮出身份,有可能随机动态地获取到受评学校的一些真实信息。
    三、由请进来转变为走出去。目前受评学校接待评估组至少要一周时间,加上动员号召、准备材料,迎接评估至少要一年以上时间,兴师动众,旷日持久,极大地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劳民扰民,受评学校师生苦不堪言,在网上讽刺挖苦,并非全部是空穴来风。如果由评估机构在指定时间地点,请当年申请评估的学校分组汇报,每校在呈交纸质材料后,由学校负责人现场汇报,当面接受提问质询,多个学校依次汇报,便于区别比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净化了会议空气,避免干扰学校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评估的经济成本和道德成本。
 
    四、由专家投票转变为公众参与。过去的评估意见仅为专家组的看法,因专家人数有限,学科背景不同,实际上的评议水平与效果也受到限制。建议教育评估机构设立专门网站,将相关学校的材料上网,邀请社会各界(包括校内外师生)访问、点击、评议。评估机构将这些意见整理,作为社会舆论对受评学校影响力美誉度的一部分纳入评估结论中。
    五、由以学校评估为主转变为以学科专业评估为主。目前主要开展的是学校评估,应逐渐过渡到学科和专业评估。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专业评估可以帮助学校肯定优势,扶植弱势。通过专家的会诊把脉,也可以将一些无特色的弱势专业压缩或停办,奖优惩劣,真正为专业调整、学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六、由单一的水平评估转变为异彩纷呈的花样评估。中国有一千多所高校,因地理区位、历史久暂、归属部门的不同,实际上很难用一把尺子衡量。建议在坚持教学水平评估的同时,还可以举行形式多样的花样评估。例如,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手机等开展中国十大最佳学风学校、十大园林校园学校、十大最古老建筑学校、十大最具竟争力学校、十大最具影响力校友学校、十大最具国际化学校、十大厨艺最佳学校,等等。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评估,让更多的人关注评估,让人们能以理性平常的心态对待评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613-42384.html

上一篇:美国人挂在嘴边的流行英语200句
下一篇:数学与相关学科
收藏 IP: .*| 热度|

1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