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认为我国博士毕业后出路“宽”,似乎博士是一块亮闪闪的就业敲门砖。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要知道,能够读博,尤其是读了双一流大学博士的人,本身也是人群中比较少,比较出色的一群人。
不要说那种“我上铺不学无术的同学”这种孤例,我接触的博士,起码在智力水平、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上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些人本来在就业市场上就有优势,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又或者是博士。
所以说博士就业有优势(比如有答主举例,军队文职对博士免笔试,但要求双一流本科和博士),那我告诉你,这样的人就算不免笔试,他也照样能考进去,又或者人家本科可以直接考到最好的那几所军校,照样30来岁混个少校,而且还不是文职。
同样,越来越多人想要读博,也不是我国硕士博士过剩,是大家不得已卷得越来越深。
事实上,我国的硕士博士占人口比例仍然非常少,在我国,本科学历占人口比例不足6%,硕士学历的人更是不到1%。
之所以大家觉得硕士博士过剩,是因为你身边的硕士博士很多,或者你所在行业领域硕士博士多。
事实上,博士在中国仍然是稀缺的,到2020为止,我国累积授予博士学位者仅94.65万人,不足百万,占人口比例万分之6.7。而比如美国,博士占总人口约1%,差了一个数量级。
所以,并不是博士越来越多,只是想要考博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读博,底层逻辑并非博士的就业出口有多好(尽管确实不错),而是“逃避心态”和过高的“就业期望”。
过高的就业期望
一部分想要读博的同学,其实是对于“学历”有着过高的就业期待。
那些学业还算出色的同学,他们觉得读了书,尤其是读了还算不错的学校,理应有更好的工作。毕竟他们可是听着父辈“只要上个大学都有光明的未来”这样的故事长起来的。
但是,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想要那种一听起来就金光闪闪旱涝保收的好工作越来越难。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爆发式增长的行业领域,让人一夜暴富的项目机会逐渐给普通人关闭了大门,然后还上了把锁。
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正在快速失去它们原有的光环,那些心目中的好工作越来越难得到,所以很多学生迫于无奈,希望通过增加学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学历对就业的加成,像“雪崩”一样飞速掉落神坛,以至于很多人的心态和观念根本跟不上形式的变化。
虽然就像回答开头所说,这样做在事实上并不一定对他们挑选工作有多少助益。因为真正只有博士才能做的工作并不多,比如教职,而大部分想要读博的人并非奔着教职而去。
不过,这类想要通过读博扩展自己就业优势的人其实心态相对积极,属于“主动进攻”型,有着主动读博的意愿,并且清楚自己读博的目的和意义。
读书是最好的“进攻”也是最好的逃避
提升学历,似乎是增强自己工作竞争力最直接也最明确的手段。但想要读博的同学却并不都是“进攻派”,还有大量的同学其实属于“逃避派”。
中国教育有一个公认的大问题,就是和“职场”的结合并不紧密。
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至于读完书做什么,完全不知道。以至于很多大学生到毕业那天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有36%的考研人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超过21%的人是希望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紧跟着的是17%的人,希望通过考研获得学历、学位证书。
还有一部分人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部分人也占了15%左右。
其实你看,接近70%的人考研的原因是跟工作有关。而同学们考博的心态恐怕也差不了太多。
因为迷茫,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于是,大量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希望读着读着,也许好工作就自己来了。
这个情况在他们硕士毕业之后仍然存在,于是又有大量的学生希望读个博。毕竟,读书是最好的“进攻”,也是最好的“逃避”。
通过读个书,逃避马上要找工作进职场的压力,继续当几年学生,不仅提升了学历,也许也在这几年想好了未来要做什么。
他们嘴上说着想要通过读博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其实说白了是没有想好未来做什么,只好通过读博来逃避几年,并且希望博士学位拿到手,好工作自然来罢了。
∵∴∵∴∵∴∵∴∵∴∵∴∵∴∵∴∵∴∵∴∵∴∵∴∵∴∵∴∵∴
意得辑优质润色服务既包含两位英语母语编辑对稿件的三重检查,又为作者解决投稿信、查重、和排版等几项前期准备工序,还为应对期刊的返修要求免费提供无限再润色,从头到尾陪作者走完发表路。尤其适合有志发SCI或SSCI的作者,是意得辑最受欢迎的服务。
为什么说这项服务对SCI及SSCI投稿有所助益?
英文期刊投稿的入门选项——有成效:据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在优质润色加持下发了第一篇SCI或SSCI论文的人数十分可观。
助你通过英文思维的检验——智力贡献:不局限于语言语法的修改,编辑同步进行高一级的逻辑检查,弥合中英作者在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上的差异。
为你归置投稿材料——省事:代你操心排版、查重、投稿信撰写三样费心力却不可或缺的预备工作。
和你一道面对返修——保险:首轮返稿后的365天内不计次数免费再润色给拒稿与返修上好了保险,好事多磨的路上也有人兜底。
欢迎前往意得辑官网了解服务详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