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意得辑
“文科为王”的时代,或许才刚刚到来
2025-1-21 15:26
阅读:571

作者简介

罗之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研究专业,多年科研教学从业经验,现于某一本大学从事科研、师资管理。知乎十万粉丝大V。

文科专业恐慌来得像一场龙卷风,之前某位大网红提出“文科没有门槛”,引起互联网轩然大波。他被群嘲然后低头道歉,到现在“文科倒闭潮”的提法喧嚣尘上。

那么,文科,是不是活该被时代淘汰?

这恐怕是每个学文同学内心深处的隐忧。

所以,我抱着极大的勇气重提这个话题,文科到底怎么了?

学十年文,不如一个AI

这个话题一定会刺痛很多人的内心,但是越是刺痛,你越应该看看,知己知彼,方能在黑暗森林里杀出一条血路。

文科的最大问题,其实前人总结得非常到位——没有门槛。

大家先别急着口诛笔伐。

毕竟要骂,也得容许对方辩手完整地说完自己的观点~

我记得郭德纲相声里有一个反复用到的包袱——

“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你为什么花钱听我说话?”

“相声是最简单的艺术,因为只要会说话就能说相声。但相声也是最难的艺术,因为想要让别人付费听你说话,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幽默感、以及艺术造诣。”

同样的话用在文科上也照样成立。

有人一说文科没门槛就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下子炸起毛来。但越是学了文科,你越应该意识到我说的是事实。

但也有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们世界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文科。

点燃中世纪人类智慧之火的,不光有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伏尔泰,是卢梭,是孟德斯鸠。我早年读过卢梭的《忏悔录》,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照见自己——低俗、庸俗、媚俗的人性本质。而那种回归自然的肆无忌惮,是不弱于振聋发聩的哥白尼的日心说。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文科不是门槛太低,而是门槛太高。真正的文科门槛太高,高到绝大多数学文科的人根本达不到。

如果说,五年之前,文科落下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那么五年后的今天,人们忽然发现,大家学了十几年文,最后抵不上一个随手可用的AI。这就是文科的悲哀,文科倒闭潮的根源。

AI的崛起,未尝不是文科的崛起

对于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我是不吝啬最高的赞誉和最沉重的诋毁的。

它的出现造成了垃圾信息的“暴涨”,造成了低价值思维活动无价值化,造成了人类的懒惰和相互糊弄更上层楼。

我见过某公司的员工用AI来写各种总结报告,领导再用AI总结下属的总结报告。下属把寥寥无几的内容用AI扩写一番,领导再把膨胀的无效信息用AI缩减一遍,彻头彻尾AI“一个人”的狂欢。

但是作为一个学数学出身的纯粹理科人,其实我可以断言,AI对于理工科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2024年12月30号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Deep-learning enabled generalized inverse design of multi-port radio-frequency and sub-terahertz passiv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AI参与设计了奇特的芯片,AI加入可以产生超越传统方法的非传统、高效的设计。虽然这些设计非常复杂且不直观,以至于人类工程师无法完全理解它们,但性能却优于人类的设计。

这个新闻令我大受震撼,我突然意识到一个自己下意识忽略的问题——

当AI真正的威力逐渐显露,AI的各项落地应用席卷而来的时候,所谓掌握了一些“技术”的理工科其实岌岌可危!连芯片这种高大上的智力活动都要被AI取代,我真想不到AI的上限在哪里。

而此时此刻,我忽然有一丝明悟和反思,也许,现在是文科的至暗时刻,但黑暗过后,文科为王的时代就会到来。

文科为王?也许只是我一个人的胡猜

按道理来讲,人的劳动价值其实取决于他的不可替代性。

理工科的优势在于逻辑,在于条理,在于理论和创造。而逻辑和条理,恰恰是AI最擅长的部分。在所有逻辑游戏上,AI完胜人类。

所以可以断言,随着AI越来越强,理工科的不可替代性愈发薄弱。

能被替代,甚至能被完全替代,那理工科的价值基本等同于开动AI大模型的电费和GPU的折旧。这个钱,应该不多。

反观文科,虽然创作低质量内容这点被AI完爆,但文科所带来的人文素养和关怀,伦理和道德判断,以及天马行空的肆意妄想恰恰是AI所缺乏的。

AI本质是一个“概率机器”,它只会根据数学概率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出牌”。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文科生”反而成为了一种“稀缺”。

在全面AI时代,这种稀缺性未尝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看过很多科幻电影,AI机器人可以和人类一模一样,但唯独不能掌握人类的情感。再高明的AI也无法抚慰你支离破碎的心灵,在物质价值极容易满足的时候,情绪价值的售价必然更加昂贵。

虽然目前我无法预测文科会如何在“逆境中”崛起,但我内心底却坚信——“文科复兴”,这一天也许并不会太远。

∵∴∵∴∵∴∵∴∵∴∵∴∵∴∵∴∵∴∵∴∵∴∵∴∵∴∵∴∵∴

意得辑优质润色服务既包含两位英语母语编辑对稿件的三重检查,又为作者解决投稿信、查重、和排版等几项前期准备工序,还为应对期刊的返修要求免费提供无限再润色,从头到尾陪作者走完发表路。尤其适合有志发SCI或SSCI的作者,是意得辑最受欢迎的服务。

为什么说这项服务对SCI及SSCI投稿有所助益?

英文期刊投稿的入门选项——有成效:据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在优质润色加持下发了第一篇SCI或SSCI论文的人数十分可观。

助你通过英文思维的检验——智力贡献:不局限于语言语法的修改,编辑同步进行高一级的逻辑检查,弥合中英作者在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上的差异。

为你归置投稿材料——省事:代你操心排版、查重、投稿信撰写三样费心力却不可或缺的预备工作。

和你一道面对返修——保险:首轮返稿后的365天内不计次数免费再润色给拒稿与返修上好了保险,好事多磨的路上也有人兜底。

欢迎前往意得辑官网了解服务详情。

科学网博文活码WSS.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Editage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69813-14697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