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英
抗衰老109:保护管子头的小兜兜研制
2025-9-20 13:31
阅读:1623

 

我老伴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已近2年,从患者角度写些关于血透的事。当然这些都是根据我老伴的情况和个人认识写的,不仅是片面的,甚至可能不正确,仅供参考并希望指教。这是第10篇。

我老伴的血透是用上篇博文所说的“长期透析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此长期管在体外有近20厘米长,我把它称为管子头。在不透析时,这个管子头一般是用纱布包裹再用胶布条粘贴在皮肤上。

我老伴的问题是她对橡皮膏过敏,一贴胶布条就皮肤发红,瘙痒难耐。有的患者改用3M纸胶带就可以基本不痒,但我老伴用种胶带仍然过敏瘙痒。没有了解到别的好办法解决。这成了开始透析后的一 个大问题。

为解决不使用胶条的问题,我想了许多方法。比如用有类似跨栏背心的,有用类似乳罩的,或直接用布条或纱布条来固定管子头的等很多方法,但都不满意。后来在固定肩胛骨骨折的三角巾的启发下研制了一种小兜兜,较好解决了问题。在此过程中,我搬出了近40年没有用过的缝纫机,购买了制做弹性绷带的原材料及不同弹性的松紧带,以及上百小时的手工缝制,花了我近4个月的时间,终于做出了比较理想的一种小兜兜,堪称是做了一个小科研。小兜兜的外形接近梯形(如下面照片所示)

image.png

小兜兜有4个边,4个角。4个角都连接有用针织秋衣裁的布条缝制的带子,它们比较松软,有一定弹性,系在身上比较舒适。

使用时下底两个角的带子在背后系在一起,上面两个角的带子跨过肩膀也系在下面的带子上,小兜兜的位置就固定了。

小兜兜我用弹性极大的弹性绷带材料制作。使它把管子头压在体表时是突向外面,而不会对皮肤有太大压力。在靠近底边缝了个小小口袋。把管子头的端部装进去,使管子头和小兜兜相对固定,管子头就不会产生太大运动了。若还是有点不放心,可以在中部用段纱布条把管子头和小兜兜系在一起。

梯形的下底边是扁平松紧带,有一定弹性,在使用时不影响呼吸,又能使小兜兜的位置基本不动,从而使管子头基本不会左右移动,

梯形的另外3个边,即两个腰的上底,使用弹性袜子裁的条缝制,它们的弹性比下边的松紧带大很多,但又比弹性绷带小的多。在弯腰、低头、左右扭头时管子头基本不动,且比较舒适。

如果希望讲点卫生,可以裁一些比小兜兜大一圈的脱脂纱布,把4条带子从对应的角穿过去,用几次换一块。换下来的还可以洗净涼干后再用。

老伴每次透析后回到家,我都赶紧把固定管子头的橡皮膏揭下来,换上我制做的小兜兜。到现在已经1年半了。还算基本满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范振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502794.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