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已经快2年了,从患者角度写些关于血透的事。这些都是我根据我老伴的情况和我个人认识写的,不仅是片面的,甚至可能不正确,仅供参考。本文是第1篇
在2025年1月3日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其中一件是“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这使我感到很意外和惊讶。没有想到血透重要到成为卫健委本年度为民服务的重点事项之一,更没有想到的是还要求人口超过10万的县都要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这说明国家对血液透析很重视,更说明对涉及血透的本人及其家庭,是件非常重要事情。或者说对于很多人,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和情况,很可能是有益的。
当身体内的毒素不能由肾脏很好排出(患尿毒症)时,虽然说换肾(肾移植)是根治这种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换肾不仅费用昂贵,而且也不一定都能万事大吉。换肾后需要一直服用抗排异药物,不是自己的器官始终有许多隐患。至少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人对我说过: 大约30年前,他们单位当时经济效益很好,一个年轻职工患了尿毒症,由单位出钱换过两次肾,也没有能活很长时间。所以现实中尿毒症病人真正进行换肾的是凤毛麟角。因此到目前为止,至少在我国,透析是绝大多数尿毒症病人维持生命的方法。常用的透析方法有3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结肠透析。
1.结肠透析:它是通过向患者结肠内注入透析液,利用结肠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扩散和超滤作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残存肾功能损伤最小。缺点是清除废物的效果差,适用范围窄,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2.腹膜透析:它是利用人体自己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灌入的透析液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份,来模拟肾脏的功能。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在家进行,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较好,对残存肾功能保护较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缺点是可能引起腹膜炎,难以作到太长时间(十几年或几十年)使用。
3.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它是把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出,通过人工合成的半透膜(透析器),利用弥散、对流和超滤的原理,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再把血液送回体内。其优点是:能够快速清除小分子毒物和多余水分。缺点是需要频繁前往透析中心(医院),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对残存肾功能损伤较大,还容易引起体内电解质失衡、贫血等问题,费用也较高。但它是现在最主要的透析方法,.若患者身体其他状况较好,并配以其他适当治疗和调理,有可能一直透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我老伴就是进行的血液透析,本系列博文主要介绍这种透析的相关内容,其他两种透析方法后面就基本不涉及了。
附件:国家卫健委公布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
荔枝新闻2025-01-03 21:04江西
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通报了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有关情况。
会议强调,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的规划目标和任务。
会议确定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儿科服务要实现广泛覆盖,增强儿科服务供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快健全。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院内编制、薪酬待遇等政策酌情倾斜。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持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救助救治。
此外,会议还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
一是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
二是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的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三是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四是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五是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六是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七是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
八是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范振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49435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