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制图是以犯罪时空论附、犯罪地理学为理论依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处理与分析犯罪数据,并以可视化形式显示的一项警用技术。关于“犯罪制图”这一术语,通常更多的是指将地图技术和gis应用于警务和执法目的。
犯罪制图可以用于警务管理和实战目的,以有效打击犯罪,也可以用于警务战术和战略筹备目的,以更有效干预、预防和抑制犯罪活动。具体包括诸如信息管理、资源配置、行动规划、案件侦破、犯罪热点分析、海量犯罪数据分析、系列犯罪的分析、犯罪信息发布等等。
如,警务人员可以通过犯罪制图来了解、分析和确定“在哪些地方犯罪现象高度集中”,即那里是犯罪“热点”?根据犯罪信息点的分布方式,已有几个算法可以用来计算出高案发区域。目前许多部门使用的STAC2或基于网格的点密度计算法等。“热点”一旦确定,该区域就可定为近期巡逻活动的重点目标。加之,可以对处于该“热点”地区范围内的社区的特征进行研究,找出其为什么成为犯罪“热点”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警务干预。“热点”的另一个有趣的应用是在同一个地图上将犯罪热点绘制到具有某种特定社区特征的“热点地区”上面,看它们在哪些地方存在有重叠。在同一个地图上显示相关数据集的例子是将暴力犯罪热点和住房不符合标准的拥挤热点地区进行叠加。“热点”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受到警务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在致力于建立面向结果的警务管理模式方面。
又如,缓冲区分析的应用:我们把缓冲区定义作围绕某个空间对象(如学校、十字路口或作案现场)所建立的,对调查、研究与分析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圆形、矩形、条带状或不规则状)区域。缓冲区分析是一个被证明在警务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应用价值的常用GIs功能。例如,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将距离案发现场1000米为半径的范围定义为一个缓冲区域,以查找出居住在该缓冲区范围内有前科的重点嫌疑对象。又如,警方通过对某些高消费场所周围按一定距离范围建立缓冲区,然后统计每个区内的抢劫案的数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在这类高消费场所附近发生抢劫案的百分比,以获得有关这类场所作为抢劫目标的可能性方面的有用信息。
犯罪制图学技术方法多样,可以利用椭圆来识别犯罪热点,像伊利诺伊司法局开发的STAC(Spatial and Temporral Analysis of Crime)软件就加载了标准离差椭圆、分层聚类和K均值聚类分析功能。分层聚类是利用最邻近分析法识别用户定义数据的最小值,最邻近法只识别随机分布聚集的点。通过这个过程产生的椭圆是一级聚类,聚集一级聚类可以生成二级聚类,这个过程可以重复直到所有犯罪点都落到某一个聚类里,或者当聚类的标准不再起作用时停止;K 均值法是创造一个用户定义椭圆值K,通过将犯罪点数据分割成聚类,随机找到中心位置并分配一点到每个邻域中心。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是不能精确地识别犯罪热点;插值就是通过已知点的数据,根据不同算法推求同一区域其它未知点数据并生成连续平滑表面的方法。常用的插值算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法(IDW)、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和splining插值法。 插值方法适用于绘图,可以描绘出犯罪点之间的分布状况。插值需要赋予样本点一个强度值,通常叫做Z值,根据Z值来推算其他部分的值。
犯罪制图学采用的软件有ArcGIS犯罪分析工具(CAT)、CrimeStat犯罪空间统计软件、GeoDa等。
犯罪制图技术有向更智能化的空间分析发展,向高分辨率犯罪制图分析发展,向三维制图方向发展,向服务于警务联动的WebGIS技术发展,与其他通信技术(如3G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
附:
犯罪发生的时空规律
a.时间上
1.在每天
夜间成为抢劫发案的高发时段,上午是抢劫案的低发时段。从22 点到凌晨5 点形成了一个高原平台,发案率高。
2.在季节上--夏天多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写了首有趣的诗,是这样的:
平平安安三月三,
四月五月往上蹿,
夏季多防强奸案,
春节侵财到峰巅。
每年的冬季,气温较低,人们户外逗留时间短,案发相应较少。夏季天气炎热,穿着单薄,手镯、项链、名表等各种饰品容易暴露,抢劫时容易发现目标,人们在室外逗留时间较长,导致发案率高。
b.空间上
会有规律地呈现案件高发区;
作案地点选择在,犯罪人更加容易脱逃的地方;
城区防控力量较强,抢劫犯罪则在空间分布上向防控力量薄弱的区域延伸,即城乡结合部发案率高。
c.犯罪主体特征
职业:无业者,农民居多
文化:初中以下居多
年龄:青少年居多
户籍:可能是本地人居多
措施:
根据发案时空分布,做好防控工作。在案件多发时段、路段、区域,进行重点防控,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以社会、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形成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
(可能有帮助的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