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对一个老师的回忆 精选
2018-1-27 23:28
阅读:10251
标签:师生关系

       科学网在讨论师生关系。当老师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教过的学生说自己好的。如果学生都私下里说自己不好,自己还安之若素,这为师的心理素质恐怕极高。

       上周,大学同学群里传出消息,说F老师去世了。他教过我们最后一门专业课,几乎大面积不及格。大家在群里都比较客气,说了一些悼念啊走好之类的话。也有感慨人生难测的。竟没有一个人回忆他的好。

       今天一个同学从米国打来电话,聊到F老师去世。他说,别看大家在群里都说了对F老师悼念的话,其实,谁都对他不满。然后就像大侦探波洛一样,把谁谁谁和F老师的矛盾历数一番。我说,逝者为大,就别说他坏话了。他说,你别忘了他对你做了什么。这勾起了我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那是毕业考研的时候,F老师是系副主任。招生目录上,F老师只招一个,另外一个Q老师是两个名额。A同学和B同学都报考了F老师的专业。据说A同学是F老师的同学的孩子。

       考试结果,B同学比A同学考得好。为了录取A同学,就说A同学的兴趣是学F老师的专业方向,说是“为了照顾A同学的兴趣,就把Q老师的名额调到我这儿,我就把A同学录取了。”

       过了不久,学校和米国L大学有了协议,要派留学生去米国,指定的是Q老师的研究方向,而我恰恰是在Q老师这里学习,心里暗喜。

       不料,F老师为了让A能出国,又把A同学调回到Q老师的方向,还对我说,“Q老师这里只有你一个学生,你走了Q老师就没学生了。”是啊,如果是为了照顾Q老师,你也可以让我出国,让A同学来Q老师这里学习啊,为啥偏让A出国呢?这样调专业还有意义吗?

       可是,对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老师,我们学生能怎样呢?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两件事就全面否定一个老师。可是如果一个老师直到去世,让学生想起的不是他的好处,而是他对自己曾经的不公,也够悲哀的。不知道他在“他界”会作何感想。


相关专题:反思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志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961-109717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