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第五个防灾减灾周: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汶川地震过去五年了,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单位在5月9-10日是有对外开放的,但是这两天没见到有人感兴趣。真不知道是没需求还是意识。不管怎样,在跑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调查、看了无数科学网关于地震的博文之后,还是想说几句。
地震如何杀人?
地震的过程是地质断裂快速变形的过程。破坏性地震的整个变形过程只有几秒到百余秒,但是变形量可能是几十年到几千年缓慢累积的。汶川地震的同震地表变形就达到6m,而2011年日本地震可以达到几十米,以至于造成海啸。在快速变形过程伴随这岩石震动,多种地震波从震中向四周传播,同时也是能力的扩散。
地震产生的快速变形能杀人吗?不能!地震波震动能杀人吗?也不能!即使有报道说,汶川地震或者芦山地震曾经记录到大于1g的加速度,好像没听说有人被抛起来摔死的。很多亲身经历大地震的人口述,地震时地面一张一合,像个大嘴巴,但是也没有报道说有被吃掉的,可能那嘴巴还确实没大到吃人的程度。
媒体提供的救援现场显示,汶川地震死亡最多的是被完全坍塌的房子压死的。汶川地震中完全坍塌的房子就像建筑垃圾场,如何能让人有生存的空间???残存的房子是孤立的墙体,而预制板搭建的楼面一直坍塌到底层,又如何能有生存的希望?!玉树地震那些完全倒塌的是没有任何设防的民房,整个结古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房屋倒塌严重,死亡两千余人。而县城框架结构的大楼还好好的站立着。到芦山地震,整个灾区完全坍塌的房子应该不超过10间。房子没有完全坍塌,也就在房子里保留了人的生存空间,对人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芦山地震死亡人数比玉树地震死亡人数少得多的原因。
除了房子压死的,死亡最多的估计就是被坠落物砸死的。大量的伤员也是坠落物的受害者。在芦山地震中,媒体报道典型的是一个汶川地震出生女孩被砸身亡,没有逃脱地震的魔爪。我想说的是,如果当时全家人是就地保护自己,而不是夺门而逃,生命就依然存在。在凤凰网上的芦山地震专题里有这次地震死亡人员具体死亡原因描述,粗略统计,大多是逃生中被砸死的。
所以,房子要能保持大震不倒!芦山地震的绝大多数房子做到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其实,这次地震后,很多房子都是严重损坏,也就是不能修复使用。对房子本身来说,结构破坏就没有使用价值了,然而房子倒下和站立的区别在于房子的主人能不能生存!
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也是非常重要的杀人途径,甚至在余震中也是非常致命的。这方面已经受到国土资源部等地质灾害对策部门的重视,值得庆幸。
现阶段,地震预报是不是最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有人批评中国人没有发散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基础,从普通老百姓对地震减灾的思路看,确实有一定道理。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对地震的反映是死人(造成对地震极度的恐慌,以至于任何地震传言都能引起极大的影响),对避难的最强烈要求是地震预报(造成对地震预报的极端期待,以至于无视其他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方法)。于是,思维逻辑就成了地震需要预报、减灾需要预报。
不管是地震预报研究人员还是关心地震预报的普通老百姓,都明确地震预报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当然有一部分倾毕生精力于地震预报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认为,地震预报是可以的,甚至不时展示预测成果。我想说的是,地震预报现阶段是个不确定因素,把生命押在地震预报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赌博行为。
从前述地震人员伤亡分析看,地震与伤亡之间是需要建筑和山石坠落物这一中间要素实现杀人的。地震预报的实现,带来的最大效益也就是提前告诉人们避开那些杀人的中间要素。为什么我们不能抛开不确定的地震预报直接去处置那些杀人的要素呢?!
我们都知道危险品的管理当中,防范的是各种危险环节,而不是去预测这个危险品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造成伤害。借鉴过来,对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需要做功课的是如何避免地震过程中建筑物伤人。于是,有效的减灾体系就非常简单,首先保障房屋不倒,其次在地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就地保护身体。如果房子能保有生存空间,人们还选择第一时间毫无保护地逃窜,就不是最佳策略(芦山地震最典型)。
而规避地质灾害等,不仅和地震相关,即使是没有地震区域,也同样需要规避。
防灾减灾需要理顺逻辑
在美国访问时最深印象的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媒体互动频繁,学生经常被组织到实验室参观并听取一些基本知识的讲解,个别学生还参与兴趣研究。普通民众心平气和的接受知识,媒体客观报道地震和研究。而这两天的开放日,无人问津,更不要说平时涉及教育的部分。
中国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建立知识体系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很多民众不能心平气和学习理解地震知识,其次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将知识获取的需求定位到个人升学,不注重广泛的生存技能、自然知识。
比较欣慰的是,科学网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转换思路了!
地震还会有,只要地球还存在!灾害还会有,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比将所有希望押到不确定因素上,更现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