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军
当年量化考核,让我错失创业机遇 精选
2015-7-17 07:09
阅读:7304
标签:量化考核, 阳离子, 香波, 水溶性聚合物, 柔软剂

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我有时就想起十多年前错失的一次创业机会。若那时真的以开发的产品创业,也许就少了一位教书匠,多了一个企业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离开高校去广州宝洁公司做了三年的工程部项目经理,后来回学校读博士时,仍然是宝洁公司的顾问工程师。宝洁公司在美国以生产洗衣粉见长,其市场占有率高达80%,而在中国市场,出乎宝洁公司意料的最赚钱的产品是洗发香波。当然,作为个人护理用品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宝洁公司在新功能香波的研发上还是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打破常规,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洗涤剂的基础上,混入阳离子纤维素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从而得到既有良好的洗涤效果,又赋于洗完后的头发具有抗静电,更飘逸的洗护二合一的香波。该香波在中国市场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

既然水溶性的阳离子纤维素能作为香波的阳离子调理组分,其它的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应也有类似的功能。国外的一些聚合物公司也就开展了这方面产品的开发。当这方面产品开发做得比较成功,影响较大的是美国钙光公司(后来该公司被美国纳尔科公司兼并)。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在自由基引发下生产的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其中,效果较好,价格最贵的就是含量20%的阳离子三元共聚物M2001,当时该产品在国内的售价差不多8万元一吨。

我本科专业就是高分子化工,觉得水溶性聚合物还是可以试一试的,这样我就与我校的另外一位专门搞实验室合成研究的老师合作,做应用于化妆品的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的尝试。我看了一些国外公司的产品介绍,都认为单纯使用一种阳离子单体的聚合物,效果比二元的,即二种单体聚合的聚物效果差,三元的效果又比二元的好。我就想,我们搞四个单体合成的四元共聚物,不是有可能比三元的共聚物更好吗?我们按这个思路,也查阅了国外的一些文献资料,及国外公司产品说明书,按每个单体可能提供的功效,结合单体间的配伍性,选择了四种不同的单体,首先在实验室做出样品,并用它做香波的配方实验,调配出少量试验香波,通过自己试用,给朋友使用进行配方改进调整,最后确定生产工艺配方。由于我有大规模的化工系统工程建设与调试经验,工业化生产应用进展很快。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的资料,发现还真没有人搞过水溶性四元共聚物的研究,这样,也就立即启动了发明专利申请程序。

博士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应认真负责的,也获得“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由于我在学校教师中是开小汽车最早的人之一,每年升副教授,据说都讲我在外面赚钱,不做学校工作而落选,故2000年时,我都有要离开学校的打算这个四元共聚物的专利,是我申请的个专利申请中,唯一没有以学校的名义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四元共聚物柔顺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00 1 07980.8。我们的产品投产后,主要原料阳离子单体采用法国进口的原料,即使这样,生产成本也只是进口的M2001的十分之一。

经大量测试与比较,我们研发的产品使用效果与进口品几乎相同,有人甚至讲效果更好一些,确定的产品售价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我辞掉宝洁公司的顾问工程师工作,亲自跑营销。虽然离开了宝洁,但在宝洁工作过的“光环”有助于产品的推销,很快我们研发的阳离子聚合物销售量就超过了进口的M2001的量。在我们的产品没有产之前,M2001在广东市场,一个月可以销售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18吨。我们的产品入市场几个月后,进口产品的销售量就降到3个月1个集装箱,而我们的产品销售高峰时,一个月产量高达60吨,甚至国内的贸易公司,了解到国内一些日化企业崇洋媚外,这些贸易公司进了我们的产品,在外包装上贴上假的进口标签,摇身一变,变成了“进口”的产品进行销售。有些大的客户,如广州的霸王化妆品公司,汕头的拉芳公司,飘影公司、佛山的圣芳公司等都使用过我们的阳离子聚合物,我也给他们提供过香波生产的参考配方。

就在学校升职似乎无望,逼着我准备只想往赚钱的方向发展时,学校也在1999年左右采用了量化考核机制。发表的文章,申请的专利,拿到的项目,上课,做班主任等工作量都进行量化,工作量量化后,大家才发现,我在学校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并不象大家想像的那样,我只顾在外面赚钱而没有做学校的工作。在这里,我还是要支持一下“科研指标派”,没有这个详细的考核指标,不熟悉的人就真的以为我很少给学校工作,没有对学校做出贡献了。当然,我也不完全支持指标派,我觉得应因人而宜。笼统地说,低一点层次的人,使用指标体系好,而高一点层次的人,自觉性更高,且科研也要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就最好不要再使用详细的挣工分一样的评价体系。

借量化考核机制的光,在2000年底终于让我评上了副教授。想一想,离开学校开公司也就只剩下钱了。我做老师,钱也足够花了,且能得到学生的尊敬,社会地位好象也比爆发户强,这样就没有走离开学校创业这一步。

成为副教授,要带研究生,要找更多的科研项目,要为升教授而写SCI论文,学校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大,我就停止在外面跑业务,将这日化产品的生产,全部交给合作者打理。国内的学习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我们的阳离子聚合物投产后,国内的各种各样的聚合物也纷纷仿制出来,我们几乎没有进行过专利维权。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价格一路下跌,市场份额也不断减少,最后一个曾很风光,非常赢利的产品就慢慢消失了。

若当初没有“副教授”这个头衔的降临,我们成立一个科技发展公司,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方面做好已有客户的跟踪维护服务,并开发新的客户;另一方面,开发新的产品,并做到已经生产产品的专利维权工作。当时一个月的销量量达60吨时,一个月的利润就高达180多万元,公司的年利润达2000万元应是可能的。按公司的上市原则,该公司属于新材料公司,公司的市值应是年利润的30-60倍,一个总市值达10亿元左右的新材料公司诞生了!

创新与创业,不能仅仅依靠愿望,很多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十多年前的机遇,可能是我错失的一次最佳的创业机遇。人们常说机遇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现在国家政策也鼓励了,我也准备好了,下一个好机遇在哪里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晓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90604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