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军
外资的技术是如何繁荣了本土的企业(2) 精选
2013-2-22 08:45
阅读:6316
标签:技术, 表面活性剂, 日化, 宝洁

广州宝洁在黄埔开发区的第二期工程磺化生产系统稳定后,我也开始考虑我的出路问题。当时,公司选拨了部分经理准备做第三期工程纸品项目(妇女卫生巾及婴儿纸尿布),且当时讲,纸品项目将是宝洁公司在中国重点中的重点,但人算不如天算,后来的结果表明:宝洁在中国生产与销售的产品中,虽然基本上都赚钱,但最成功的仍是香波产品。选拨的经理,全部送到日本进行培训,因磺化厂是一个真正的化工厂,技术支持仍非常重要,我就不在被选之列。

 

另外,在公司呆的时间长了,也慢慢知道在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若埋头于钻研技术是没有好的前途的,反而难以得到提升,我知道我自己就是那种喜欢钻研技术的人。

 

虽然宝洁公司的研发力量很强,一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公司营业额的3-5%,研发费用达几十亿美金,但这些研发经费都是用在总部的ITC(国际技术研发中心),在ITC,有一千多博士的研究队伍,且这些博士的年薪也比正常美国大学的教师年薪高。公司并不希望产品的生产工厂有研究力量,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按从总部来的操作规程进行,且有些操作规程是严重脱离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在这一点上是我最受不了的。我喜欢有自己的想法,并尽量想将自己的想法经实践确认后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但公司不希望我这样做,只有几次因公司的方法实在没办法执行,才同意用我的方法。

 

这样,全职给宝洁公司工作三年后,于1993年又报考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经考试,并被正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由于磺化厂的技术系统是我建立的,包括开机的检查清单,开机程序,正常维护操作程序,关机程序,关机后的检查清单,风险检查与评估清单等等也都是我编写的,公司跟我商量后,确定我读博士期间,仍做公司表面活性剂原料厂的技术保障工作,每周工作八个小时,若系统出现故障,二个小时内赶回工厂,并于二个小时内成功开机。工资不减,仍保持一个月近4000元(进入宝洁后,每半年差不多就涨一次工资,三年时间,已从1800,涨到近4000元,但做赚职的技术保障后,这个工资就再也没有增长了)。这样,我又做公司的技术保障的顾问工作8年。在这8年中,特别是我拿到博士学位后(1997年),公司多次希望我全职回到公司工作。但我知道,我已不适合再在那边工作了。

若刚开始做技术保障顾问工作时,我对公司的员工还有一点点保守,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有时工厂出了问题,我赶回去,工厂就很快运行正常了,他们都讲,这套机器是我安装的,它怕我,几天不见我,看到我回去了,它就老实了。其实他们并不是很清楚,有时我迅速地调整设定参数,系统就正常了。到2000年时,自已的事,学校的事务也越来越忙,且顾问费对我来讲,吸引力也不象以前那么强了,我已有退意,对员工毫不保守,这样,于2001年正式结束宝洁的顾问工作,前前后后给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工作了十一年。后来与宝洁的一些合作就是工程项目上的合作了。

 

从全职的宝洁员工,变成每周只要工作八个小时的顾问工程师,华工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有时间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妆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国际上的一些大的化妆品公司,除宝洁外,也都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如联合利华、雅芳、安利等等。由于化妆品生产与销售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投入。日化生产企业的上游原料供应商,国外的特别是香港的原料代理商也进入大陆市场。

 

宝洁公司香波的二合一技术,是宝洁公司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专利,技术的关键就是在香波的清洗作用的主体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有机物磺酸盐为主)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类)为稳泡剂与增效剂,加入阳离子的物质(阳离子纤维素,阳离子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硅脂作为柔软剂的主要组份。宝洁公司使用的硅脂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大家可能奇怪,为什么一个电器设备生产公司生产化学品,了解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原因就能猜出七七八八了。通用电器是美国重要的电器生产商,一定会生产大量的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要用变压器油,在上世纪60年代前,人们都使用性能稳定,不易燃烧爆炸的多氯联苯作为变压器油。但1964年美国女科学家卡尔写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因某些化学物质的长期污染,留给未来世界的悲惨前景,多氯联苯被全面禁用。这样,开发变压器油多氯联苯的替代品就成为通用电器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开发出性能稳定的硅油。宝洁不是通用电器产品的竞争对手,也要使用硅油,这种合作是双赢的,一拍即合也是理所当然。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一些商人非常敏感,一些原料供应商在广州一些宾馆中,搞日化原料产品推销会,将国外的一些日化原料带到了国内,由于一些原料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外的一些原料通过香港中间商的报价是非常高昂的。如用于香波的硅脂,是道康宁,通用电器等公司的产品,一公斤报价高达160元(通用公司给宝洁的报价,折合成人民币只要38元)。那时作为军工战备物资的硅橡胶,国内只有一家有军工背景的公司研究及生产,但国内的硅橡胶价钱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这种硅橡胶产品只要作适当分子量与微观结构上的调整,即可使用。

 

国内的军工企业,是不可能有这样敏感的商业神经的,但广州有头脑有知识的商人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的,有人将国内有机硅研究所的二位主要技术人员引进过来,并承诺给予合作公司的股份,这样类似的国内的原料生产企业也开始兴起。

 

那时在广州,由四位大学毕业生及研究生成立了一个研究生产日化原料的公司,并定期邀请社会上对日化行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日化背景,且感兴趣人组成一个“沙龙”,我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沙龙活动。那时是历史上少有的民营日化企业风起云涌,快速发展的时期,且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只要做出有点特色的产品,就可以卖出去赚钱。在广州旧白云机场附近的萧岗村,竞集中了数百家大大小小的日化企业,那时好像只要有好原料,就可以生产出好产品。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络合剂EDTA,它能络合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使水软化,同时因微生物都需要钙镁离子作为酶的活性中心,若钙镁离子被屏蔽了,微生物也容易被杀死,故它也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那时一些小工厂,工艺用水只是用普通的自来水,生产的产品因钙镁硬度的影响,产品的膏体看上去粗糙,且保存性也差。在产品配方中若添加0.1-0.2%EDTA,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改善了外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保存性。从化学药剂商店购买EDTA,一公斤只要30元。但从日化原料供应商买,EDTA就不叫EDTA了,改换包装后将其名称改为“神仙粉”,一公斤价钱可以高达2万元。

 

不少人都参加了日化大发展的“狂欢与盛宴”,后来听讲最初做日化原料圈子中的人,至少有十位成为亿万或千万富翁,数百位成为百万富翁。

 

(未完待续)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晓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66400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