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军
总觉得“全英班”得不偿失 精选
2017-1-19 08:13
阅读:11959
标签:设计, 环境工程, 英语教学, 全英班, 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我们也开办了“全英班”。我担任了环境工程全英班的水处理工程设计这门课。通过这二年“全英班”的教学,及对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评估,总感觉在现阶段办“全英班”,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

我的英语不算很好,主要是与国外专家,美国工程师一起做工程时学的,应用性还行。工作态度也好,我的课安排在当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早上从家里开车到校园至少要半个多小时,正常总是我第一个到教室。为了增加教学效果增加趣味性,除讲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外,在讲课过程中,我也穿插地讲一些我碰到的,及听说的关于工程上出现的事故及最终的解决方案。由于不是用母语讲述,就难以讲解得流畅,自己也觉得别扭,尽管有些关键的地方我仍用中文“点睛”,我估计学生们也听得云里雾里。当我问他们是否听懂了,存在什么问题时,他们又不提任何问题。

学期结束要考试了,我还安排了一次答疑,参加答疑的学生也比较少,几乎没有提什么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考完试,改试题时,我就发现不少学生考的成绩极差,虽然考得好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考到近90分的好成绩。但几个考得差的同学,20分都没有拿到!其实我的考题,除了我这门课教的一些知识,还有许多关于水处理工程,水处理工艺的基础内容,考出这样的低分,不仅说明我的课没有学好,前期的一些相关基础课程也学得很差。

偶尔碰到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聊起在大学时学的一些课程,反馈的意见往往有用英语讲授的全英课效果比较差。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不用母语讲述,总觉得讲得没有那么透彻,生动。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不少内容可能也是“似懂非懂”。我知道,全英班的初衷是增强学校的国际化能力,为将来能招收国际学生做准备,但连续数届的环境工程全英班,并没有招到几个外国留学生。现在看来对于全英班的同学,唯一的好处是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事实上学生在读大学期间或毕业后,找到美国,英国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也不容易;现在大家也知道,在国外找一个野鸡大学,花不菲的钱捞一个所谓的“洋文凭”,在国外也不易找到工作,回国了,在不少国人的眼中,含金量也不抵国内的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所以,全英班上,毕业后就出国留学的比例并不高。按照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来看,“全英班”毕业的学生,若毕业后在国内找工作,除英语能力强一些外,没有其它竞争优势。学生们似乎也知道“全英班”不能帮助毕业后找工作,所以,作为本科毕业的班级,找工作的人不多,大部分都去考国内各高校的研究生。按照这些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虽然现在考研的成绩还没有公布,我预测他们也不可能考出什么好成绩,有可能我们重点大学的这个“全英班”,考研的录取率都达不到一个普通大学,甚至三流大学的“考研补习班”!

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差异,通过几年的运行,我想是该对“全英班”做检讨的时候。我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是满足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作为国外留学预科班,为了向国外输送留学人才。考虑到全球化的发展,增加外语,特别是应用外语环节的教学也是应该的,举办“全英班”这样的尝试是合理的。但对其教学效果与成效进行评估,开展学生的反馈与跟踪,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晓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10285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