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心理问题频现。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指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及活动过程中,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功能状态。认知上能客观认识自我与现实,情绪上积极稳定且能适度表达,人际上能建立和谐的关系,行为上符合社会规范并与环境适应。这种状态并非绝对的无心理问题,而是强调个体心理功能能有效适应自身发展,社会环境及生活需求,涵盖了个体的主观体验,行为表现与社会功能的协调统一。
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是不存在各类心理与行为异常,如幻觉,妄想,重度抑郁,强迫症等精神障碍,这是维持正常心理功能的前提。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问题,更强调个体能主动维持心理平衡,通过自我调节减少心理困扰,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成长,如提升幸福感,实现个人潜能。
心理健康表现为:
1.具备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任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2.以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为主,虽有悲忧等消极情绪,但能通过合理方式如倾诉,运动等及时调节,不会长期沉浸于负面情绪中。
3.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接纳自己的现状,不对自己提出苛刻要求,同时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4.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能融入并与他人合作,既能享受与亲友的亲密时光,也能在独处时保持独立,不会过度依赖或排斥他人。
5.能主动适应环境变化,面对挫折时能调整心态并寻找解决方法,不会因环境改变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
6.人格的各个部分(气质,性格,价值观,行为方式)协调一致,没有明显的矛盾或分裂,且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1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