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差异很大。不少老师吐槽现在的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家庭,社会,学校都有责任。现在的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家长和孩子内卷其中不能自拔。上大学后又缺少人生目标,心理问题频现。自我意识膨胀,与人交往沟通能力欠缺。小到寝室同学不能和谐相处,斤斤计较,大到涉及个人利益与老师矛盾冲突,评优争先,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影响毕业,说到底是缺乏理想和奋斗精神。
理想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它能催人奋进,帮助人们实现质的飞跃。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一个人生活的希望,追求的目标,灵魂的家园,它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如航标灯,有如黑夜中的星光一样重要,它带给了人生活的希望,照亮了一个人前进的路途。有了理想,年轻人才会有可为的激情和作为的动力。倘若一个人失去了理想,也就没有了追求的目标,进而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理想为奋斗提供目标和动力,奋斗则是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桥梁。有了理想,奋斗才有方向。有了奋斗,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人活一世总得选择一条自己要走的路,无论你是否愿意,或对或错,你都得为你今后的人生着想才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也正是因为理想的不同,造就了人们追求上的差异,其人生价值自然也不相同。
青年通过树立理想,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才能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养成高尚的品性和行为规范,塑造无私奉献、磊落担当的价值观,为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品质基础。
然而,现实中部分年轻人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使得他们难以追求理想。社会环境也对年轻人理想追求产生影响,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部分人价值观出现偏差,认为钱是万能的,如毕业找工作对自己估计过高,宁可失业也不想去基层工作,在家啃老。这种风气可能会影响年轻人对理想的坚持。
凡是能让我们体验到人世间最美好的积极心理体验的事情,都可能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实现目标,会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意义感。与亲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相互支持、陪伴和关爱,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和力量源泉。参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丰富内心世界,提升精神境界。传承和弘扬文化,也能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人类有传承生命和文化的理性精神,个体接受他人传递的文化,并在自己活动中创造发展,再传递给后人,这是人生的首要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需求,人们在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生是生命历程,充满各种体验,如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等。人追求对人生历程的全方位体验,珍视这个过程,即使面对磨难也不舍弃生存机会。包括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自我价值。人在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人生的意义可能并非固定答案,而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和情境中呈现不同面貌。它是一个困惑、艰难,而后快乐、幸福的心路历程,当认知解释,价值目标和感情体验三者统一时,我们或许能更真切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年轻人有理想、有奋斗精神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486870.html?mobile=1
收藏